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1月27日,位于北仑区新矸街道新大路美食城的伊来顺餐馆异常热闹,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包饺子、品美食、聊家常、话团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氛围扑面而来。
据了解,新矸街道辖区内现居住着苗族、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5000余人,该街道以“家”为主题,深入实施“石榴籽”工程,各民族兄弟姐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画出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大“同心圆”。
“每到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各族居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话民族团结情。”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说,因为今年不少少数民族都打算提前回家过年,便组织了这场同过小年活动。 下午2时许,伊来顺餐馆里,20多张长桌一字排开,大家撸起袖子干起活儿来,擀皮、包馅儿,配合默契。
据介绍,桌子上的羊肉饺子馅儿,全部是伊来顺餐馆老板娘丁红霞提前调制完成的。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叙旧言欢,整个画面温馨和谐。 说到丁红霞,大家更是打开了话匣子。“红霞姐内敛话不多,但为人务实,也特别有亲和力,到她店里,跟就自己家一样。我们经常来她店里搞活动,她的店铺成了我们活动的‘根据地’。” 来自云南的彝族居民杨会萍乐呵呵地说。
笔者了解到,丁红霞是新矸街道“民族之肴”的组长,来自甘肃平凉,回族。自2002年企业下岗来到北仑后,自主创业,办起了“伊来顺”餐厅,专营民族特色的羊汤、羊肉等。在重要节日,举办民族特色家庭美食节、长桌宴,邀请各族居民来她店铺共襄盛宴。设立爱心茶水点,供环卫工人引用,并于每年冬天,免费赠送羊汤,馍等食品给有需要的人。
下午3点,小年团圆宴准时开席。笔者看到,没有山珍海味,只是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几个凉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快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相谈甚欢。 新矸街道“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队长吴海玲感慨地说,“56个民族是一家,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和地区,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要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www.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