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固定场所无照经营,执法主体为北仑市场监管局;房屋分隔出租,执法主体为北仑公安分局;破坏城市绿化,执法主体为北仑综合行政执法局;违规私拉电线充电,执法主体为北仑消防大队……”近日,区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仑区城市(社区)易发违法事项执法清单》,这意味着,居民们再也不用为一些“民生小事”不知该找哪个部门处理而犯难了,只要根据清单,联系对应部门,请他们对相应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即可。
据介绍,该清单不仅明确了执法主体,厘清了执法边界,还列出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执法依据。目前,清单共分为22大类79个执法事项,主要涉及8个执法部门、29部执法法律法规。
不仅涉及的执法种类众多,本次执法清单所列举的我区城市(社区)易发违法事项也都是在分析归类我区群众近两年35897件投诉举报事项之后,整理出的投诉举报最为集中、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事项。主要涉及无照经营、违法占道、非法张贴小广告、噪声污染、油烟污染等群众密切关心关注的热点。
在确定具体执法事项的基础上,区司法局还在清单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参照各主要部门的权力清单内容以及《宁波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积极与区各主要行政执法部门沟通,逐项为违法事项建立一对一的执法主体。
“在草拟过程中,我们与各主要执法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联系,针对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逐条进行了修改,采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交警大队、区住建局等多部门提出的意见,并进行了执法主体的确认。”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执法清单中的项目分类名称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采用法言法语,确保执法清单的严谨性。据介绍,清单中的法律依据全部采用的是法律、法规及规章。同一事项存在不同法律规定,且法律规定无冲突的情况下,详尽列明可适用的不同法律依据,以便于执法部门更明确执法。比如针对“破坏绿地”的违法行为执法依据,将《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与《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同时列出,供执法部门更准确地适用法律规定。
“‘法贵必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执法清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厘清部门职责,提升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希望这本清单能为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指南,帮助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到位,严格执法彰显法治权威;也能对广大群众进行法治宣传,带动全民守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推动法治北仑建设再上新台阶。”上述负责人说。
目前,该清单已印发8000余份,发放至各村、社区及相关网格员,下一步将在全区各小区上墙公示。北仑新区时刊也从8月19日起,对该清单内容陆续进行了刊登。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www.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