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9月初,东方电缆荣登2019年中国电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充分体现了东方电缆在我国线缆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方电缆坚持自主创新,目前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10强企业。该公司承担了多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并牵头起草海底电缆国家标准,是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的设计分析并能进行自主生产的企业。
东方电缆取得的新成果是我区科技争投持续发力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区将“科技争投”作为统领全区科技工作的总抓手,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同时,坚持人才驱动理念,加快外专创新人才及高精尖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今年全区科技争投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7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83.96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共183家。
我区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积极培育高新技术苗子企业,对参加2019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和新认定的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我区还大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技项目。今年至今已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1项(东方电缆),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市级一等奖一项,获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立项7项。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制定出台《北仑区科技金融风险池资金贷款企业资格审核办法》、《北仑区科技金融贷款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拓宽企业受惠范围,将区科技金融风险池资金规模扩大到3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科技金融贷款1.78亿元。同时,加快推进研发后补助政策落地落实,今年我区共拨付完成补助金2430万元,涉及智能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模具制造、新材料、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企业131家,使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新的提升。
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带动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市科技局下拨2019年度宁波市第1批科技项目经费和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8年第一、二批科技项目经费,我区32个项目共获批市级补助资金超过1.2亿元,位列各区、县(市)第2名。本批获补助的项目涵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基础研究、创新技术引导、科技创新2025等专项。其中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和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4个项目被立项为“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共获批补助资金超过3000万元。
今年至今,宁波钜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宁波海迈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2018年北仑区智能装备企业。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区已有装备企业29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1家,初步形成了以海天精工、海天驱动、安信数控、弘讯科技为“龙头骨干”和以伊泽机器人、聚华光学等创业企业为“生力军”的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企业集群。
加强科技合作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为强势推进科技争投,我区不断加大科技合作力度,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力推进与中科院系统的合作,加快北航研究院、芯港小镇、“两院一园”等区域创新大平台建设。
2018年,成功引进北仑华科城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园,“两院一园”北仑区域合作中心落地。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协议,推动中英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营。与中科院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高端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并建成“中字头”区域创新平台6家,数量居全市首位。
2019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签约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项目,中德学院首届70名学生已顺利开学。全国首家“青年与城市发展”大数据研究所在北仑正式挂牌成立,并发布首期“青年北仑”大数据白皮书;开展清华博士后宁波创业创新论坛北仑对接交流活动,促进高科技人才加速流入。
今年,我区一批科技合作及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北仑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中心项目外部改造设计已完成,并处于施工招标阶段,中心共性技术实验室正处于功能、设备方案论证阶段。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宁波)建设已经启动,将重点打造“两院一基地”,即新材料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相关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中。中科院智能环境功能材料中试平台厂房已基本完工,下步将进行设备安装。
聚焦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于5月中旬召开了北仑区“246”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对接会,邀请“中科院”系统及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宁职院等50多位专家开展项目推介及洽谈,促成能之光公司与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共建“北仑区新材料创新中心”等3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1-8月,已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9项,完成技术交易额3.2亿元。
北仑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省级培育名单,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综合体服务大楼建设;贝发文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大矸高档压铸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也正在开展省、市级综合体申报工作。下一步,我区将加快综合体创建及建设,整合全要素,打通全链条,引领文创、模具、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
汇聚技术创新的澎湃动力
科技争投,离不开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集聚。我区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延揽人才。2018年,我区新建4家市级院士工作站和1家博士后工作站,与4名外籍院士达成合作协议。新创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家、市级研究院3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
我区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业人才,今年上半年共引进科技项目26个,其中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6个。
同时,加强与海外专家交流对接,组织外国专家和“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引进对接活动十余批次,截至目前,共引进外国专家近300人次,完成14名专家“海外工程师”年薪资助申请工作。强化创业平台建设,开发区科创园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于4月底提前完成项目验收;凤凰科技城正在进行硬件环境改造提升。在全市率先与汪清合作打造“北仑汪清合作科创园”,加强两地的项目对接和人才交流。启动智慧园区项目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效能和水平。我区高端人才的加快集聚及技术交流合作的广泛开展,在增强区域技术实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人才集聚效应的越发凸显,将大大加快我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步伐。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www.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