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仑新区时刊】填补村级无完整史料的历史空白 新矸首部村志《大同村志》发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1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07:5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新矸街道首部村志《大同村志》正式发行,该村志不仅填补了街道村级无完整史料的历时空白,也是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据了解,为了追溯村志历史,记录村庄变迁,传承村庄文化,《大同村志》自2016年6月起,由本村村民组成编写委员会,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入户调研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历时三年半整理归类成册。《大同村志》从村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说起,将村庄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本土文化、姓氏民俗等进行梳理,详细地记录下来。
  《大同村志》凝聚着大同村的历史,也凝聚着编写人员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全村仁人志士的关心支持。《大同村志》的编写人员、今年73岁的王全兴告诉记者,在编写初期,编写小组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街道过去没有出过《村志》,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更好地还原村里的真实情况,我们不仅向全村老人请教论证,还挨家挨户上门询问,三年多的时间里,光座谈会就召开了几十场。”
  “村志记载着一个村庄发展变化的历程,是珍贵的文史资料,对研究一个地方的文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同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明说,通过编写村志,能够将世世代代村民口中的村史资料全面系统地留存下来,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大同村志》的成功编写是街道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有益成分,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而助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新矸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斌荣表示,希望能借鉴这部村志的成功经验,通过编写更多的村志,深入发掘抢救地方特色文化,让老百姓在修志成果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9-5 00:20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