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区红十字会迎来了一批客人——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他们在队长王华峰的带领下,前来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王华峰是宁波市北仑区惠通消防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今年清明前夕,王华峰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宁波市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祭奠缅怀仪式,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便有了身后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 在王华峰的带领下,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加入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这次又有12人集中登记捐献,前后共有18人登记,成为我区人体器官(角膜、遗体)捐献登记人数最多的一个团体。 遗体捐献登记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家人的同意,“组团成行”并不容易。就拿王华峰来说,为了说服妻子,他足足“磨”了三个月。不过也有家人全力支持,甚至结伴同行的,此次前来登记的12名志愿者中,就有一对小夫妻和一对亲姐妹。 张康和舒惠梅分别来自山西和衢州,夫妻俩结婚3年,现定居北仑。“人活着好好活,百年之后留下一点价值,很有意义。”27岁的张康说。夫妻俩早有登记捐献遗体的想法,只是不知去哪儿办,当队长提议时,就一起“入团”了。 叶连维和叶茂是一对年龄相差10岁的亲姐妹,母亲早年病逝,给她们心底留下了无法忘怀的伤痕。“那时候眼看着母亲重病离开,却什么都做不了,实在太无助。”姐姐告诉记者,她们一直从事志愿服务,想尽可能帮助其他人,为他人点燃一份希望。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30万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挽救生命,但能够实施移植手术者只有1万多例。近些年,仅宁波市眼科医院每年就有200多人等待移植角膜,由于角膜捐献有限,能够实施移植手术者只有100余例。人体器官(角膜、遗体)捐献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很多患者和家庭带去了新生、光明和希望。 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已走在省市前列。目前,我区累计器官(角膜、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384人,实现捐献83例。其中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141人,实现捐献47例,使120多人获得新生;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137人,实现捐献28例,让54人重获光明;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106人,实现捐献8例,为医学教学和科研作出了贡献。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器官(角膜、遗体)捐献,帮助他人,造福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