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之“北仑模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1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07: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北仑的农村走一走,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有垃圾分类垃圾桶,几乎村村都有专门的环保员、宣讲员,还有垃圾分拣中心……垃圾分类已融入到日常生活,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美丽乡村的“闪光点”。

今年以来,我区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生活垃圾处理方向,全域统筹,多措并举,注重长效,由点及面,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实际新推垃圾分类创建村46个,目前累计已完成163个村创建工作,实现分类开展村覆盖率85%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基本形成了“源头能分类、终端能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全域统筹推动工作开展

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发挥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推动力,我区以组织建设、项目统筹、资金整合为路径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深化“一把扫帚扫到底”工作模式,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执法局、区住建局等30余家单位为成员的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农业农村、回收利用等7个工作小组,统筹指导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切实解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交叉区域“没人管、理不清、管不好”的现状。

从制度建设上,我区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牛鼻子”来抓,搭建起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为主体框架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政策体系,明确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创建与美丽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文明村等各类评先评优及建设项目安排挂钩,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成效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两优一先”评比的前置条件,切实提升村干部的主体意识。

不仅如此,我区积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组建服务团队,党员带头示范,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实现有效处理

我区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源头分类规范,不断完善投放收运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切实提升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在统一城乡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习惯,推广生活垃圾“源头两分、整村四分”模式。对农户,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对整村,设置1-2个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收集点。在收集环节上,充分考虑村庄规模、人员结构和推广难易性,以上门收集为主,同时,在群众基础较好或城乡融合度较高的村试点撤桶并点、定点投放。在多个项目示范村,引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系统,通过“扫码”管理,以大数据分析全村分类情况,促进分类实效提升。

按照“就近、集约、安全、环保、经济”的要求,连片联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站点规划建设,根据村庄规模、用地现状优选终端处置方案,如在村庄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的村选择机器快速成肥模式,集中快速处置为有机质肥,经济高效;在有闲置可利用土地的村选择黑水虻生物转化或阳光堆肥房模式,降低处理能耗,提升使用效能,目前已建成10个资源化站点,基本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利用站点区内全覆盖;同时,加快可回收体系搭建,将农村区域的回收网点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搭把手”智能回收箱建设,全区已经落地运行智能回收箱284个,备案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73家,打造起城乡一体的“人工+智能、固定+流动、定时+预约”回收服务网络体系,打通农村垃圾回收最后一公里,实现应收尽收。

为解决其他垃圾处理问题,我区全面升级城乡垃圾集运系统,打通农村与城市生活垃圾收储用通道,优化垃圾运输路线,增派收运车辆,目前农村生活垃圾除就地消减外,基本实现分类输运,集中处置。依托年发电1亿千瓦时的光大环保能源项目,将其他无明显利用价值垃圾进行统一焚烧发电,燃烧废渣用于制砖等资源化利用,截至2019年11月份,已集中无害化处理农村其他垃圾101454吨。

监管并重构建长效体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对此,我区积极搭建长效管理体系,以考促管,分解压实责任,切实发挥村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我区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区对街道乡村振兴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创建质量,委托第三方考评团队对全区新创建村、省级项目村和已创建村开展考评,每季度形成考核情况通报下发至街道主要领导,同时将考评结果与年底奖补资金挂钩,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提升分类实效。

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在全区推广“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责任区”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搭建“干部包片、党员包街、村民包院”的垃圾分类工作网络式管理机制,由党员、老年代表或妇女代表为联系人,负责区块内垃圾处理的分类指导、政策宣传和巡查监督,形成“党员走在前,干部带好头”的合力;特别针对北仑多个流动人口多,组成人员复杂的村庄,推行暂住责任状模式,将流动居住人口一起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体系,同步管理,同步督促;发挥农村监督“红黑榜”的作用,对分类明显、成果显著的农村实施年度示范评优,对参与分类积极的家庭进行评先,充分调动农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同时,组织各街道、各村开展“条例宣传月”、“十进”等系列活动,组建农村垃圾分类讲师团,累计宣讲340余次,受众2万余人次,为垃圾分类、法治时代的到来,营造出“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此外,向农村积极推广示范街道、社区的有益经验,通过建立绿色账户,实行积分兑换等方式,提高村民分类主动性和准确性,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参与入户指导、桶边督导等志愿服务,争当垃圾分类示范员、宣传员、督导员。

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分类的村知晓率达到100%,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册10万余份、悬挂横幅600余条,垃圾分类工作真正在农村入脑入心,开创了“人人会分、愿分”的良好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9-4 06:28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