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净的白大褂,口袋里并排插着几支水笔,这一身行头,是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外二科主治医师朱林波的标配。外科医生通常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在生命的“禁区”,用手术刀演绎“外科风云”。对朱林波而言,比起“舞者”,他更像是一名“学者”,用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勇攀医学技术的高峰。 2012年,从宁波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朱林波入职于区人民医院外二科,主攻乳腺、甲状腺疾病诊治。工作几年,朱林波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逐渐成长为一名高年资普外科主治医师。但朱林波并没有满足于现状,“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追寻。”朱林波希望进一步挑战自己,他清楚地知道在医学领域,只有引领学科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他内心渴望到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寻求新的突破。 利用所学服务北仑患者 2017年上半年,朱林波在浙大一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和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进修。通过观摩学习,他重塑了乳腺肿瘤和甲状腺肿瘤微创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更加规范了甲乳肿瘤的术后综合治疗。迄今为止,他累计开展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活检术近300余台,给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带来裨益。 46岁的李女士在外院体检时,乳腺彩超提示“左乳低回声区(BI-RADS 3类)”,朱林波为这位患者看诊后,结合超声影像认为该患者肿块直径约1.5cm,边界尚清晰,但形态不规则,他建议患者做微创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学检查。 完善术前检查后,朱林波给患者实施了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活检术,术中,朱林波依据“无瘤原则、就近原则”给患者选择了合适的切口,完整地切除了肿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当日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左乳腺浸润性癌,也验证了朱林波术前的猜测。由于首次手术切口选择得当,二次手术很顺利地施行了左乳癌的保乳手术。得益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后续规范的系统综合治疗,李女士现恢复良好。 借鉴国外临床教学经验 2018年1月,朱林波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学习英国的医学教学技能并提高英语水平。在这期间,习惯于当“乖学生”的朱林波,经常被英语授课老师点到回答问题,从一开始的“压力山大”到后来的“渐入佳境”,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同时,他还被安排到英国皇家耳鼻喉科医院见习,通过观摩临床医生如何带教实习医生,掌握临床教学技能。“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使我对英国的医学教学模式、医院基本运行模式以及英国的风土人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日后回院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开展留学生带教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朱林波说。 区人民医院是宁波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之一,许多宁大医学院的学生以及留学生都会到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除了门诊、病房管理和科学研究,朱林波还承担着宁大和其他医学院校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在他看来,医疗是工作之本,科研是升华之路,教学是育人之道,学问是积累之果,不可偏废。他认真对待每一位实习医生,在生活上视学生为弟弟妹妹,在学习上却要求非常严格,细心传授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解疑答惑,手把手教授临床常用技能操作,获得了学生的好评,也得到了医院的肯定。 自我提升攻读博士学位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实践和理论水平,2017年9月,朱林波又考取了同济大学外科学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他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科研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更深入的医学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善于观察总结的朱林波已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主持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要参与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省医学会科研项目和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获北仑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此外,朱林波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2017年在国家级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继教班上,交流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与更多人分享医学成果。 这些经历不仅让朱林波提高了临床科研水平,还拓宽了国际视野。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到临床,更加坚定了他走学者型好医生的道路。 “我希望能做学者型医生,为更多人看病。”不满足于只为周边患者诊治,朱林波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能走出北仑、宁波甚至国门,让更多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