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仑新区时刊】“又见”大师贺友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1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05: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力涛 摄
  本刊记者 蔡晓馨 陈张坤 通讯员 郑淳骞 陈 红
  “我是正宗新矸头人,童年、青年有10多年的时光是在北仑新矸西街的农村度过的,这为我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已故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先生常说起的一句话,每每提及,老人都难掩对家乡真切的感情。
  在他97岁诞辰之际,贺老曾创作、生活过的“贺友直艺术馆”经过整修改装后,以“贺友直纪念馆”的形式重新向公众开放——贺老,又“回来”了。
  唯有家乡看不厌
  贺友直,祖籍北仑新矸西街,1922年11月生于上海。我国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曾获国家级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贺老就以他那别具一格、反映时代、充满幽默、富有哲理的连环画作品享誉海内外,他以白描的特有魅力,描绘出人生滋味和人间冷暖,在贺老的连环画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风俗画,更可以借此追寻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以及一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贺老生前虽长居上海,但一直乡音无改、桑梓情浓。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北仑印记。
  《新矸头》描绘的是他曾走过的乡村市集,《行贩》《泥盘》是他在家乡所见的商贩和工人,《隔壁戏》《唱新闻》是年少时的娱乐,《七月半》《端午》《谢年》是他每年都要经历的节日……
  在“贺友直纪念馆”开馆仪式上,贺老的二女儿贺小珠播放了一段视频,“有时到老菜场或者星阳去,听到行贩嘞嘞列跌欧,听到真是舒服啊……”视频中的老人似乎陷入了对故乡的回忆中,讲到情深之处,数度哽咽。
  和老人的平凡、朴素却又深邃、真挚的情感一样,在北仑这方土地上,“贺友直”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沪上闯荡了60多年后,贺老思念生活过的故乡,想在北仑购置一套房子,有人曾向他推荐几个品质相对较好的小区,都被他否决了,执意在家乡的老宅原址旁新置了一处住房,他曾告诉家人,每次回到这里,他人就很舒服。
  从那以后,贺老回北仑的次数更频繁了,每年清明、冬至趁返乡祭祖扫墓之际,他携夫人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短则半月,长则一两个月。
  每次回北仑,贺老都不忘给家乡的美术爱好者义务授课,他讲的课深入浅出,听众每每都是意犹未尽。空闲下来,他还爱去老街转转,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家乡的父老乡亲记得在老街上与贺老偶遇的场景,他总爱用家乡话与大家聊天、叙旧,谈话间的达观开朗,诙谐风趣让人如沐春风。
  唯有妙笔不曾停
  在贺老从事连环画创作的60多年,留下不少佳作,其中长达396幅的《山乡巨变》,将生活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湖南山乡的人们描绘得妙趣横生,真切自然,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但相比外界对他的追捧,贺老对自己的评价却平淡的多,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画小人书的书画匠。
  贺老淡泊名利,率真正直,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热爱的创作当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人爱咪口黄酒,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会自觉保持安静。“这个时候是我老爸最放松的时候,往往也是他灵感浮现的时候,灵感来了,他甚至会沾着老酒在桌子上画起来。”贺小珠说。
  贺友直纪念馆馆长贺惠忠回忆,一直到晚年,贺老都保持着创作热情,早上起床,下碗面吃,然后开始画他的画,一直要持续到午饭时间。
  贺老将艺术创作看得很重,也时刻不忘关心支持家乡的文化事业。
  2002年4月,他将《中秋节嫦娥奔月》、《重阳节恒景战瘟魔》、《元宵节东方朔巧设灯会》等三部经典民俗故事的原稿册页,捐赠给北仑博物馆。同年12月,他又向北仑图书馆捐赠有限印刷《申江风情录》80套珍藏版中第十七号作品。
  当听说新矸街道正在抢救日益消亡的民间文化时,贺老拿起画笔,根据儿时记忆,于2003年底创作完成《新矸老街风情录》,并将原稿悉数捐赠给北仑博物馆。
  2010年,位于新矸西塘河路3号的“贺友直艺术馆”落成开放,贺老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还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回故乡,又为艺术馆捐献了一批画作、书籍、证件、照片、资料等。
  唯有传承寄思念
  此次重开的“贺友直纪念馆”前身就是“贺友直艺术馆”,为让更多市民走进纪念馆,参观贺友直作品,了解大师生前生活,新矸街道于2017年底开始对艺术馆的部分功能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并于昨日再次开放。纪念馆仍保留了原先的“贺友直艺术馆”牌子,即“一址两馆”。
  漫步新馆,院子东侧是新立的贺老铜像,老人戴着帽子,做感谢手势,尽显率真可爱。据贺惠忠介绍,这座铜雕像以贺老2014年12月参加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时拍的一张照片为模型。“贺老生前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曾对身旁的人说过,将来百年之后如要刻他的像,就以这张照片为准。”
  铜像身后则是一大片拼画,细细看去,是由贺老的90幅代表作品印在瓷片上拼贴起来的,其中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如《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朝阳沟》等。
  馆内的部分功能区域做适当改造、调整,一楼安排了一间影像室,播放贺老生前的视频资料,同时新增了8件由贺友直外孙薛颖峰制作的与外公连环画作品有关的模型。
  为了让参观者对连环画线描的创作有比较生动的了解,在二楼原贺老工作室的画桌上采用投影仪,模拟出贺老现场作画的场景。
  三楼则变为了生活陈列区,摆有贺老生前用过的饭桌、椅子、床、碗筷及他最喜爱的酒壶等,还摆放了他最爱吃的酒菜……
  随着纪念馆的重开,北仑也正在通过各种载体和途径宣传和普及贺老和他的连环画艺术。在开馆仪式上,“贺友直文艺大师工作室”授牌,接下来将由“贺友直纪念馆”艺术委员会成员前往“文艺大师传承基地”——新矸小学、新矸中学教授技艺,培养提高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和能力,让传统连环画创作后继有人,同时推动北仑连环画、动漫艺术的发展,也让贺老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持续在北仑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缘缘无尽,新生重光。未来,贺友直纪念馆除了是一个让人们了解、缅怀贺老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的纪念场所,更将成为北仑文化艺术交流窗口之一,贺友直文化基因,也将浸润、滋养北仑这座港城的肌理,成为北仑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9-3 04:50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