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建筑渣土生产的非粘土多孔烧结砖用于建筑墙体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破解建筑垃圾堆放处置难、动态监管难、市场参与难、综合利用难等难题,逐渐形成建筑垃圾分类投运、全程管理、综合利用的工作体系。 为确保建筑垃圾有序堆放,我区出台了《北仑区建筑渣土定点堆放中转管理办法》,提供制度保障,并加快对中转场地的布局,初步形成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定点、专人管理的收运处置模式;实施区域消纳场地扩容计划,缓解出土压力。 今年,我区新投用1处处置能力为200万吨的陆上渣土消纳场地,并积极推进与建筑渣土产生量相匹配的陆上渣土消纳场地的建设和扩容。此外,还积极挖潜可利用的低洼地、废弃山塘、废弃水库等作为临时建筑渣土(装潢垃圾)中转、消纳场地,各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临时建筑渣土(装潢垃圾)中转、消纳场地10处。 为破解垃圾源头消减难题,我区首创建筑垃圾综合平衡利用方案备案管理。“就是明确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要同步编制建筑渣土的综合平衡利用方案,尽量在本工程内消化利用;根据项目渣土所需进度,积极衔接具备消纳条件的其他政府建设项目,确保及时消纳;无法自行消纳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协调落实堆放处置场所并实行全程监管。”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如是介绍。去年,我区80个政府投资项目均已实现工程建筑渣土综合平衡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建筑垃圾。我区积极培育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目前共有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7家,具备年处理泥浆30万余吨、利用建筑渣土制砖70万吨的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建筑固废垃圾的粉碎和再利用生产也是我区探索的再生利用出路之一。去年初,根据我区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区住建局组织区内传统墙材生产企业到省内有建筑固废垃圾资源利用先进经验的地区进行调研、考察,使个别传统墙材企业逐渐扩容升级为具备建筑固废垃圾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企业,成为宁波首批尝试建筑固废垃圾资源利用的企业,扩容完成后,日处理建筑固废垃圾可达500吨,基本满足中心城区的消纳需求。 此外,我区引导鼓励区内4家新型建材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如北仑区恒新建材等4家非粘土烧结砖生产企业引进自动化成套制砖生产技术,将建筑渣土制成环保烧结多孔砖,广泛应用于区内建设工程项目,去年共制砖1800多万块,共利用建筑渣土70万余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