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来,车棚车库整改在新矸各社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去年底基本完成车库整改的芙蓉社区京华茗苑小区无疑是走在了前列。在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等多方协同努力下,京华茗苑小区历时一年半时间,车库另作他用现象不仅得到了遏制,还形成了有效的良性循环管理模式,以防止此类现象有抬头之势。 业委会挑重担有勇有谋 芙蓉社区京华茗苑小区共有三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型小区。近年来,小区不断有车库经改造用做办公、超市、住人等。芙蓉社区主任柯珍静向记者介绍:“车库的频繁‘变脸’,让小区居民很不满,对物业公司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2017年4月底,该小区第三届业委会成员经投票选举产生,新业委会下定决心要啃下车库他用这块“硬骨头”。“为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车库整改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京华茗苑现任业委会主任舒文兵说。 当时居民车库另作他用的有55户,没有策略盲目上阵必然难以攻克。业委会首先组织安排人员上门搜集居民们的看法和意见,随后经过走访和初步劝导,确定攻坚方向。“民意调研结果显示居民们对车库他用不满的占极大多数,有了他们的支持,大家就更有信心来做好这样事。前期走访劝导下来,我们发现几家‘钉子户’态度最为强硬,只要这块‘硬骨头’拿下,其他车库就方便入手了。”当时作为居民代表的洪福玲亲历了很多次走访与劝导,并一起参与了方案制定。 重点击破带动全局整治 一年半之前的京华茗苑西门因车库改为经营用房,让西门道路拥堵,这里成了整治的突破口。洪福玲至今还记得她上门劝说车库使用者时被恶语相向的场景。“有一家骂人实在太难听,甚至还挑唆其他商户一起对抗,后来我们就商量着这个‘钉子’必须先拔掉,其他观望的没了指望,局面就容易打开。”洪福玲说。 找准了重点,业委会成员一咬牙都向各自单位请了三天假,联合居民代表一门心思进行现场督导。“劝解、帮忙搬东西,总算功夫没白费,西门的重点区域终于打开了缺口,其他商户也逐渐跟着搬离了小区。”舒文兵介绍,第一批车库恢复使用的虽然只有十几户,但总算开了一个漂亮的头。 转眼到了2018年,一天,又发现有几个车库正在施工。此时的洪福玲已经成为业委会成员,当时她家车库的隔壁车库改造成了小超市,其主人说只要新施工的几个车库可以拿下,他一定配合整改。在一次次上门劝导无效之后,洪福玲搬着一把椅子坐在施工点前耍起了“无赖”。“我不管你是哪里人,有多大的能量,到了我们小区就必须遵守我们的制度。”洪福玲义正言辞地对车库主人说道。这几个车库由上海人买来用于投资,打算改造之后出租,在业委会2个月的坚持下,最终投资人屈服了,并对业委会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说你们是我见过的最认真负责最好的业委会。” 看到这样的结果,洪福玲的邻居对她的态度由敌视转为佩服,对业委会车库整改也全力配合,并且主动帮助业委会一起宣传车库整改,这一次又有十多户完成了整改。 居民携手共建文明环境 “严厉打击车库非法使用!”“小区环境维护靠大家!”在车库整改期间,很多居民自发参与,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效应。“期初,居民可能没有意识到车库他用的危害性,经过不断宣传,大家对于整改越来越认可。此外‘舆论’压力也很重要。”舒文兵说。 在整改中,部分车库使用者存在先初步配合整改再伺机重整旗鼓的念头。居民们自发成为监督员,发现任何“返潮”的苗头及时上报业委会,为很好固定攻坚成果立下不小的功劳。“之前那个买菜的小店又想重开张了,你们赶紧想办法呀!”接到居民们电话,业委会成员赶紧和居民代表来到当事人车库门口进行劝导,最终该蔬菜店彻底放弃了在京华茗苑经营的念头。舒文兵介绍,后来发展到只要居民们看到有搬沙子水泥进入小区的都会提高警惕,防止其用于车库改造。 循环体系巩固整改成果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京华茗苑车库整改之后的改变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如何巩固好现有成果,让舒文兵颇费了一番功夫。 “和个人切身利益挂钩,‘胡萝卜加大棒’总是不会错的。”自己本就开公司的舒文兵把公司管理的方式与小区管理相结合,总结出了这套方法。比如,京华茗苑小区居民享有地面停车一天一块钱的优惠,但前提是其家中车库不能另作他用,在小区规章制度执行上不能有“污点”。“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彻底调动起了居民们的主动性,形成了管理上的良性循环,该体系不仅在车库整改上发挥功效,在小区其他管理上也屡次建功。如今京华茗苑不仅车库整治成功,小区的物业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物业管理费由之前的7成上交率提升到了近9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