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美丽办发文通报2018年度美丽宁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考核结果,北仑区获得年度考核优秀,这是我区连续九年获此殊荣。 2018年,北仑区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以“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两整两提”等专项攻坚行动为契机,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宜居水平提升为目标,编制出台《北仑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五水共治、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成效显着,首次获得美丽浙江建设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83.1%上升到2018年的86.3%,PM2.5浓度从39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8微克/立方米,持续优于宁波市总体水平,2018年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控以上监测断面III类功能区达标率从2015年的50%上升到2018年的90%,“五水共治”三次捧获省治水“大禹鼎”,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在北仑召开,北仑“治水”模式成为全省样板,10个街道在全市率先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小浃江成为全市唯一的浙江“最美家乡河”并获评全省首批“美丽河湖”。太河路、泰山路等多条道路先后获评“浙江十大最美绿化县道”和“省级精品示范道路”,累计建成森林游步道12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1%,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平方米,绿地率36.8%,绿化覆盖率40.6%。 北仑还自我加压,立足本区域实际,通过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深化区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区域绿色发展报告制度被列入省级生态环保领域改革试点,白峰、戚家山街道作为试点推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梅山“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正式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力落地,2018年,我区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1个,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顺利通过验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省级低碳县(市)试点、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治理试点等工作有序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