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能量】只为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复制链接]

3153

主题

1万

帖子

20

活动时间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4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孤寡老人常年坚持献爱心,面对百万巨额遗产丝毫不动心。连日来,黄莲芸的故事渐渐传开。她被社区里的不少居民和网友,亲切地称作“双心阿姨
  

      一份房产证,办完老人后事后余款7万元的数张存单,老人生前的工资卡、身份证,曾经,这是老人沉甸甸的信任,如今,这是亲属们委托黄莲芸作为第三方保管的托付。像个最亲最孝顺的闺女一般操持完老人的后事,黄莲芸现在正等待着王信达老人的亲属们协商完遗产分配事宜,她便可以移交手中这价值高达百万元的遗产。


  “邻居一场是缘分,答应过他的当然要做到,至于他的钱,从来没想过拿。只有自己赚的钱,我花得才安心!”这便是45岁的黄莲芸质朴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3

主题

1万

帖子

20

活动时间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40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6:50:27 | 只看该作者
  一段邻里情 多年亲人谊

  黄莲芸曾是江东福明街道七里垫后西河自然村的村民。在她尚年幼时,就记得隔壁有一位“瞎眼伯伯”王信达。王伯伯是个苦命人,从小父母双亡,19岁时又双目失明。那以后,居住在隔壁的黄莲芸的母亲吴玲妹便开始照应这位行动不便的邻居。

  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举动,黄莲芸长大后也自然而然接过了照顾王信达的担子。

  去买菜,会捎上“阿伯”的一份;到了周末,收拾干净自家,下一户自然就是“阿伯”家;“阿伯”生病了,一个电话打来,黄莲芸就会放下手上的活,陪他去医院。

  1990年,黄莲芸出嫁了。有空的时候,黄莲芸还会带着丈夫一起去看望王信达。尽管行动不便,王信达也常常拄着拐杖,自己摸到黄莲芸家中,和她唠几句家常。

  2004年,七里垫村被拆迁,村民们都安置到了张隘的临时房内,王信达和黄莲芸的家,一个在东头,一个在西头。虽然黄莲芸总是忙于工作早出晚归,但她依旧延续着以往的习惯,隔三岔五会去看望“阿伯”。

  2008年,村民们搬入了拆迁安置的碧水和城小区,王信达拿到新房钥匙后,黄莲芸第一个赶到了他家中。装修房子,黄莲芸的丈夫一手操办。添置家具,黄莲芸奔前跑后,货比三家。

  搬到同一个小区后,帮王信达买菜、收拾房间,陪老人看病,又成了黄莲芸生活中时常出现的片段。老人爱吃什么,黄莲芸比谁都清楚。因为眼睛看不见,平日里王信达总需要把不同面值的钱放在不同的口袋里,所以他的衣服裤子都有好多口袋,外面买来的衣服不中意,黄莲芸就拿出自家的缝纫机,为老人量身做衣。让黄莲芸有些感伤的是,她新做的4条短裤和2条长裤,老人还没舍得穿就去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3

主题

1万

帖子

20

活动时间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40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6:51:26 | 只看该作者
 一份信任 来之不易

  “阿琴(黄莲芸小名),我看着你长大,你就像我自己的囡。”这是年迈的王信达日常最喜欢和黄莲芸说的一句话。然而,只有黄莲芸自己知道,这份信任来得有多困难。

  因为失明,王信达一生很少有信任的人,总觉得别人对他好,是另有目的。王信达曾在福利工厂上班,工资打到卡里后总是黄莲芸扶着他去银行取钱。起初,王信达总会背着黄莲芸去问上好几个人,看看取出来的工资数目和存折上是不是对得起来。而黄莲芸帮他买菜买水果,前脚刚走,王信达就会出门拉着其他邻里问价格,如果别人买来是10元一公斤,而黄莲芸买来是12元,他心里就会不舒服,还会冒出些冷言冷语。

  有人把老人的这些做法讲给黄莲芸听时,黄莲芸却是一笑,“他眼睛看不见,要防着点别人也正常。”那以后,替老人添置东西,黄莲芸更加仔细,问好价格,征得老人同意后才去购买。有时老人家需要更换一些物件,黄莲芸还会不声不响自掏腰包为他换上。“阿伯没多少钱,这辈子又节省。我多跑跑腿,替他省点,也能让他高兴!”

  黄莲芸说,老人平时不注意卫生,有时劝他换衣服,他还要发脾气。一次老人大小便失禁后,让黄莲芸帮他洗衣服,黄莲芸说实在太脏了,自己胃不好,会反胃,想把衣服丢了,可是老人却怎么也不让。气恼的黄莲芸也会“撂狠话”,说:“下次不来看你了!”这时老人就会哭起来,说:“你就像我闺女,你要是不来,就没人来了,你千万不能丢下我!”

  还有一次,王信达半夜上完厕所上床时,因为人太胖,不小心坐翻了床板。因为不会打电话,他在地上干坐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黄莲芸去看他时,他拉着黄莲芸就哭,说自己一夜没睡等着她。

  看老人像个孩子般大哭,黄莲芸的心总是会软下来,于是又哄着老人,“我答应过会当你是亲人,当然不会赖!”

  老人生命中最后的几年,黄莲芸成了老人最信任的人。同村村民虞秀菊说:“王信达不爱多讲话,脾气犟,疑心也重。记得有一次他摔倒了,托人带口信给阿琴,叫阿琴过去,阿琴那会手头有事,叫别人帮忙先扶他回家,王信达非要等阿琴去扶他才肯走,他只相信阿琴!”而老人的身份证、工资卡、房门钥匙甚至房产证,也统统寄存在黄莲芸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3

主题

1万

帖子

20

活动时间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040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6:51:4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选择 无怨无悔

  已78岁的王信达身体每况愈下。今年3月,老人生病时,当时的碧城社区副书记丁华军和黄莲芸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在医院里等待化验结果时,老人突然拉住了黄莲芸:“阿琴,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的后事,你得帮我!我的坟,你以后千万别让它荒了!”黄莲芸心头一酸,一口答应“阿伯,你放心,你的事情,我尽我一切力量办!”

  随后,王信达前后两次当着丁华军和当地老年协会负责人王根富的面交代,他的遗产也交由黄莲芸处置。而面对老人这番话,黄莲芸当场就摇了头。“阿伯,你放心,这么多年帮你,这是我们的情谊。后事我会帮到底,你的东西,我不能要!”

  一句承诺,带来的是各种的奔波,那些日子,除了前往医院照料王信达,黄莲芸又开始忙碌着他的身后事。

  今年4月,王信达老人救治无效离世。老人弥留之际,黄莲芸总是守在他身边。

  这么多年来,黄莲芸很少与外人提起她和王信达之间的交往,直到被媒体报道后,社区的不少居民,以及经常和黄莲芸一起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同伴们才知道,这位终日乐呵呵的阿姨,总是说自己忙,没时间出游,是因为心中还牵系着一位邻家老人。

  对于曾经有过的风言风语,对于有人说她“傻”,黄莲芸说,能坚持,是因为那一份信任,“王伯伯这么信任我,能帮的我一定帮,我所做的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若是图他的东西,我不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5-3 02:26 , Processed in 1.26562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