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企业新阶层人士资源丰富,如何把各方资源串珠成链?一直是全国各地思考的问题。大港社区是全国第一家不设居委会的纯工业型社区,园区现有企业438家,员工近10万人,其中外资企业368家,管理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5000多人。
近年来,大港社区党委坚持把外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新时期区域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作为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外企各方力量新的关键点,坚持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凝心聚力“新港湾”的新路径。
“早在社区成立后,我们就同步成立了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首批建立了1000余名外企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人才联盟和67名专家库,并成立了新阶层人士联谊会。”大港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坦言,初期的统战工作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为此,他们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制定五年计划、设立实践创新基地、完善新阶层人士数据库、培育孵化成员、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如今的大港社区,通过资源整合的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已成为社区里的一道风景,形成了整区提升的“拼图效应”。
如何让整合好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大港社区通过“社会实践工程”“精英培育工程”“人才扶植工程”等途径,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大港社区党委还将统战工作触角延伸到新社会阶层人士的“需求”层面。考虑到外企管理技术人员多元职业、多元思想的需求以及教育引导缺位、关心关爱缺少等问题,大港社区党委在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通过发生意外必访、发生困难必帮、先进事迹必扬、合理建议必纳等“八必关爱制”,帮助落实会员家属就业安排、子女入学,多维度及时收集和解决会员的诉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等,让新阶层人士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大港社区还注重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民主参与、参政议政、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每年,大港社区都会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引导大家认领“屋顶农场工作室”公益项目、“企业郎中”队、“暖心衣站”公益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让更多的新阶层人士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参与协同治理;通过企业发展顾问团、法管家工作室、爱创工作室等,参与品牌建设;通过“代表议事厅”等平台,通过常态化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提升新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建设的自豪感。
同时,为更好地引领新阶层人士与时俱进,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大港社区实施“同心·思源”项目化+、启动“同心·引领”互联网+、“同心·智库”精准化+等模式,树立了公益、先锋、时代的良好形象。目前,社区新联会和各企业累计捐款捐物5000多万元用于回馈社会,32位新阶层人士被发展成为党员,22位新阶层人士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5位新阶层人士获得街道级以上荣誉,142位新阶层人士成为“大港人讲师团”成员,形成了凝心聚力、协同发展、朝气蓬勃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