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工商业用电价格已四连降,累计降低电价8.4分每千瓦时,与2017年全省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相比,降价幅度达到10%。 区发改局为了确保降价措施传导到终端用户,从今年10月起全面清理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行为。截至目前,约50家转供电主体大户签订了补充协议或发放了电价调整告知书,约2000多家终端用户享受到了今年国家电价下降带来的利好。 轮番督导 推动转供电大户整改 据悉,目前区内有不少终端工商用电户不是由电网企业直接供电,而是由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物业、写字楼等转供电主体转供电,在这一环节中存在很多转供电场所将公共电费、转供电经营者物业办公等自用电费及其他相关费用以电费名义分摊到租户的不合理加价行为。 针对这一情形,区发改局与电网公司采取了轮番督导、层层递进的策略,确保打通降价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今年国家电价下降带来的利好送到终端用户手里。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期调研中,区内的一些转供电用户对整改行动明显表现出不理解,对退费和签订补充协议持排斥态度,工作人员就通过发放告知书时当面解释相关政策、电话指导、法律告诫等方式,紧盯关键企业,督导其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截至目前,前期调研中发现问题的转供电主体均已经开展行动,约50家大的转供电主体开始与终端用户签订补充协议或发放电价调整告知书,并对今年4月起多收的电费进行退费。 因地制宜 制定个性化最优方案 由于区内企业数量大、企业自身运营情况复杂,电力构成情况较复杂,有的企业并未收物业费,所以电力价格相对较高;有的企业商铺或楼宇并未租满,自身存在严重亏损的情形。 因此在全面清理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行为的过程中,区发改局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是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指导企业制定个性化最优方案。 “我们在整治过程中,也要求企业借此情况完善自身管理,同时坚守两个原则,一是要把握电价与分摊的服务费用分开,电价按照国家目录电价收取;二是自己管理上导致的成本增大不要转嫁到租户上。”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区内的保税区发展大厦、华生家居广场、银泰城、富邦广场、中青创等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均根据要求完善了自己的计价模式,电价已较4月份之前下降,分摊的服务费也进行了另计,纳入服务合同、租赁合同或物业合同,并且公示计费原则、方法让广大商户知晓同意。从后期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电力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以上。 拒不整改 社会各界可打投诉电话 记者在采访中也获悉,尽管这阶段我区转供电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个别钉子户对国家政策置之不理,采取“态度良好、不亮牌、不整改”的应对策略;有些转供电主体可能存在漏签、漏补部分终端用户的情形;另外还可能存在部分企业未摸排出来,存在一些隐形转供电主体的现象。 为了给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区发改局将继续把转供电整改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对于那些转供电主体违规加价、不执行国家电价政策的行为,将依据《电力法》《价格法》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转供电主体的违法失信行为也将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对外公示;情节严重的,将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广大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物业、写字楼的一般工商业用户和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价格举报电话12358或供电服务热线95598举报违规行为,督促企业整改到位,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