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贸市场整治按下“快进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9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05:5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美食家蔡澜曾说过,每到一地,必要逛一下当地的菜市场。菜市场是最接近当地人生活的地方,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达成交易是爽快还是斗智斗勇,都展现着一方水土和在这里生活的人的性格。但是,只要提起菜市场,人们总是会和嘈杂、拥挤、脏乱差联系在一起。
  我区则要打破这个固有印象。从今年9月全区“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便围绕着“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整治总目标拉开了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的大幕,深入一线,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着手,集全员之力破解各类农贸市场顽疾,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曾经“脏乱差”的农贸市场迎来了华丽的蜕变,硬件和软件随之“改头换面”,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
  深入一线促转变
  在区商务局蔬菜副食品管理科负责人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叠表格,仔细翻阅就会发现,近段时间区内农贸市场整治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上面:“小港综合市场列入小城镇改建项目”“高塘菜场已开展市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农批市场已落实批零分离”……
  作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的牵头部门,自整治工作开始以来,区商务局就会同区委政法委、区市场监管局等多个相关部门走访调研了区内10个街道54个农贸市场,在最短时间内摸清市场运行现状。
  “每一家农贸市场的情况都不同,有的市场软硬件相对完善,只需要进行细节方面的改进,有的市场日常管理较为混乱,管理方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还有的市场硬件设施陈旧,周边环境状况很差。”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
  针对这样的情况,区商务局提出“一场一策”的“个性化”整治方案,针对每一家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会同街道及下属单位认真调研、规划、论证,将问题归纳总结并形成改造升级清单。
  “整治过程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分类推进、软硬并举。”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已制定出台了《全区市场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专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三年工作任务,建立由全区14个部门、10个街道分管领导和业务科长组成的市场综合整治专项攻坚行动联系网络体系,推进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稳步开展。
  按照“今年就见效、明年大变样、后年立长效”的总要求,我区54个农贸市场已全面启动针对市场环境的集中整治,重点对市场内部及周边乱设摊、乱搭建、乱堆放、乱张贴、乱涂写以及跨门经营、占道经营、车辆随意进出等现象进行整治。
  “阿姨,这里不能随便摆摊。”为着力破解农贸市场乱设摊“早发性”的难题,梅山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调整勤务机制,提前介入,每天早上5点半就安排3至4名工作人员与菜场工作人员一同进行街面巡逻,对无照经营、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管理有效实现了“早介入、早取缔”,大大提升了实际管理效果。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农贸市场不断上演。据不完全统计,自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各部门各街道累计出动人员2700余人次,行政执法40余次,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00余平方米,累计处置市场周边违法停车行为2600余起,查处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车等“异形车”360余辆,清理垃圾600余吨。
  内外兼修提颜值
  近日从区商务局传来好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坚行动,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记者先后走访了变化较大的高河塘菜场、高塘菜场、柴桥菜场、新浦菜场等多个农贸市场,地面干净整洁了、食材摆放有序了、车辆停放整齐了,“更干净、更舒心、更有序、更整洁”成为了市民口中的一致称赞词。
  菜市场周边历来是占道经营的“重灾区”。在高塘菜场,以前每天清晨流动摊贩就会聚集成“包围”之势,贩卖蔬果、熟食,垃圾肆意堆放,占据大半个车道。而如今,流动摊贩不见了,垃圾也消失了,市民再也不用在人堆里挤来挤去,整个菜市场显得整洁有序。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菜场进行改造升级,以星级标准对菜场内的管网设施、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目前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成。”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
  而在小港高河塘菜场入口,记者看到了市场的功能分布图,水产区、活禽区、鲜肉区和蔬菜区等区域清晰明了。市场内部,摊位整洁、照明完备,除此之外,在外部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中,一排排非机动车整整齐齐地停放着。市场环境、卫生状况、经营秩序相比之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改造提升后的柴桥菜场和新浦菜场也同样招人喜欢。“前段时间新浦菜场从棚顶到墙面、地面、门面、摊位都重新进行了安装,消防设施、排水排污也进行了全面升级。”说起市场的现状,在新浦菜场经营了六七年蔬菜生意的孙大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自从嫁到柴桥后,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买菜。以前通风不好,还没进门就能闻到鱼腥味,地上污水横流,现在再也没这顾虑了。”柴桥菜场是居民姜阿姨每天必去的地方,她告诉记者,看着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看着自己孩子长大一样开心。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中,我区涉及实施改造提升的菜市场总改造面积26426平方米,预计提升摊位共1918个,计划投入总资金达3500万元。
  截至目前,小港街道的小港综合市场、高河塘菜市场、霞浦街道的新浦菜场以及郭巨街道的郭巨菜场已按照省放心市场标准要求完成了改造提升工作,总投资约1200余万元,大港菜场建设已全面完成,正抓紧做好开业前的准备工作,开发区菜场、梅山菜场等5个市场正在改造中,清水菜场、白峰菜场等9个市场已完成改造设计工作,进入招投标环节,其他市场的改造方案也正在设计中。
  创新机制保长效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市场改造升级后,如何坚持长效管理,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也是摆在市场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根据《全区市场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专项方案》,整治工作第一阶段对全区各级农贸市场的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大扫除”,彻底根除脏乱差现象;第二个阶段有序推进部分设施老化、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市场的硬件改造和服务提升;第三阶段则加快谋划重点市场原址改扩建或是异地迁建,实现市场布局的优化,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各级市场的管理服务水平。
  “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是一个综合管理课题,如果仅是表面看起来干净整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构建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区商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借鉴“样板市场”的先进经验,我区专门组织街道和部门赴柯桥现场学习市场管理专业化、管理队伍素质提升、场内自律组织建设等经验,坚定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决心,彻底治理市场“脏乱差”顽疾。
  针对农贸市场整治后会出现脏乱差“返潮”的现象,一些街道也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新矸街道就尝试聘请第三方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市场周边的秩序维持。
  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一方面通过强化对外包公司人员的技能培训、监督和考核力度,为外包队伍的规范化操作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职能部门通过与外包人员协调配合,对不服从劝导的当事人进行依法处置,实现管理和执法的有效衔接,形成服务力量为先锋,执法力量为保障的良好态势。
  “我们正在探索管理新模式,寻求解决多头、多重管理的新机制,大胆尝试公共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区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区还将对第一阶段市场大整治情况进行评估排名,形成“整改—评估—整改”工作机制;尽快草拟出台相关政策,以政策引导市场管理提质、落实市场整治提升,同时学习借鉴全国优秀的农贸市场管理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市民在柴桥菜场买菜 陈张坤 摄
新建的大港菜场 陈张坤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8-26 05:25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