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色新名片 乡村展新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9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05: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在村道上,没有了从前土路的坑坑洼洼,也看不到随地倾倒的垃圾;去村里的菜场买菜,再也不用怕被溅一身的泥水和难闻的污水味;不出家门就能看到满眼的青山绿水……“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白墙绿树,道路平坦,一幅幅美丽新农村的新画面展现在记者眼前。近日,本刊记者深入乡村,近距离感受乡村人居环境变化。
  昔日臭水塘如今漾清波
  本网记者 陈张坤 通讯员 乐媛媛
  冬日暖阳下,驱车来到大浦河东侧的白峰街道阳东村钟家湾社东方红水塘边,一池塘水碧波潋滟,池塘四周新栽种的樟树及树下撒下的草花正待春暖花开,环塘一周的石板小径蜿蜒曲折,一个崭新的生态水塘与远处的秀美山岙相映成趣。
  “现在的水塘不同往昔了。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家住水塘边的75岁村民张安庆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水质较差,还有臭味,有时候夏天连门窗都不敢开。
  据了解,东方红水塘是在上世纪70年代筑造的“平原水库”基础上改建的。“钟家湾在上世纪60年代曾改名为‘东方红大队’,所以这个大水塘就叫‘东方红水塘’,一直沿用至今。”阳东村党委副书记、钟家湾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张宝成说,这里本来是个田间水库,用来蓄水抗旱的,后来蓄水作用弱化,慢慢就变成了水塘。
  久而久之,这个水塘周边杂草丛生、淤积严重,周边部分地块被村民占用种菜,还存在乱堆放、垃圾多等影响环境的问题,村民们对改造水塘的愿望也日益迫切。
  “借助‘两整两提’的东风,街道和村里决定对水塘进行彻底改造。”白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立明带着记者环绕水塘边走边介绍,从今年10月初开始,街道相继投入了60余万元,对东方红水塘采用清淤、铺设汀步道、沿岸绿化等措施打造景观式公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四周的环境有了大幅提升,水塘边种上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水塘中间有四五个水生浮岛,在水塘周边还建设了三个观景台。
  “东方红水塘紧邻阳东湿地公园,我们计划将这里与湿地公园形成互动、联片打造,使之成为‘龙马风景线’的观光节点之一。”沈立明对此也充满着期待。
  这些年,看着池塘从清变脏、又从脏变清,张安庆的内心也随之起落,一个劲地夸“两整两提”有成效。“环境好了,我们就可以到水塘边散步了。”
  水塘的整治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区域环境形象的初步显现,已经有客商上门就该区域打造精品民居民宿进行了对接。”阳东村党委书记王永红欣喜地向记者透露。
  记者从白峰街道了解到,白峰现有区级河道2条、镇级河道1条、村级河道26条、溪坑18条、水库5座、山塘38个、小微水体30个。“两整两体”专项攻坚行动启动以来,街道抢抓工程性治水进度、力促常态化管理,基本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攻坚,深入开展河道水质提标行动,积极打造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白峰。”白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冠俊说,计划到2019年底,白峰街道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Ⅳ类水以上,50%河道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
  
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
  本刊记者王涵真通讯员胡群倩刘 桦
  大岙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村庄,那就是春晓昆亭村上车门社。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多年来,上车门社滋养了一方长寿老人,有“浙东长寿村”的美誉。
  在社内好几处都能看到醒目的“浙东长寿村”字样。有数据记载,该社百岁以上女性寿命曾有106岁、105岁和102岁,男性最长寿达98岁,现有90岁以上高龄老人9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38位,60岁以上老人173位。
  优良的资源禀赋是打造幸福居住环境的基础。上车门社以“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为总抓手,着力打造“天蓝、地美、水净、人和”的美丽村庄。通过实施“清水绕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社形成了长达600米的小桥流水生态景观。“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住在这里比住城区还要舒服。”村民刘师傅笑着说。
  漫步在村道上,“四季河水煞清爽,男女老少齐欢笑”“城乡环境大美容,百姓心里乐融融”等墙绘和周围的农居和谐相融,村民家门口都能看见家风家训的语录。近年来,该社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清廉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训宣传活动,打造一条特色鲜明的清廉文化示范线,为接下来示范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主打“环境牌”,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上车门社,借全域旅游的东风,为更多人所熟悉。徐永菊和刘和平夫妇开办的民宿“6号美墅馆”已经成为区内的知名民宿,夫妻俩坦言,游客就是冲着这里的好环境来的。
  今年,春晓街道针对上车门社的特色,进一步完善了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该社还获评了省3A级景区村庄、市级民居民宿集聚村,推动该社乡村旅游得到跨越式发展。
  让“菜篮子”更惠民
  本刊记者匡 野通讯员贺梅贞
  干净的地面、井然有序的摊位、整洁的水产区……走进郭巨街道菜市场,整洁的环境和规范的经营让人耳目一新。自开展“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以来,郭巨将菜市场作为市场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提升改造。如今,经过改造后的菜市场,不仅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以全新的面貌收获了百姓的好评。
  郭巨街道菜市场是街道目前仅有的一座区属菜市场,位于兴巨路25号,市场营业面积2450平方米,现有标准摊位数226个,另有营业用房40间,配套停车场2100平方米。改造前的菜市场内部分设施损毁,外部环境也有待整治提升,郭巨街道以“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为契机,开展了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行动。
  “面子”“里子”双提升。在推进市场硬件改造和服务提升行动中,郭巨对菜市场外围主要道路的房屋立面进行了局部整治,对雨污管进行疏通、修复,对附近的粮管所危旧房进行了环境整治;同时,对照三星级菜场标准,街道还对菜市场内部的主体结构、摊圈、排水、灯光照明、厕所以及垃圾收集设施等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提升。
  在全面开展市场环境大整治过程中,郭巨还重点对市场内部及周边乱搭建、乱停车、乱张贴、乱涂写、乱吊挂、乱堆放、乱设摊以及跨门经营、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和违规出租房屋等行为进行了整治。彻底根除了脏、乱、差现象,实现市场内部及周边环境整洁,秩序规范,治安良好。
  “贼噶清爽了,买回去的菜看着也觉得更新鲜了。”菜市场的改变赢来了居民的点赞。如今,全新的菜市场颠覆了偏远区域菜市场污水满地、气味熏人的传统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营业区域光线明亮、设施设备完好、市场布局合理、经营秩序稳定、管理服务规范、大数据实时呈现。接下来,街道还将对菜市场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各级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上车门社优美的居住环境 通讯员 徐 丹 摄
  改造后的东方红水塘 陈张坤 摄
  改造后的郭巨街道菜市场 杨云中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8-26 05:24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