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现宁波市委“四个最前列”要求,全面实施北仑区“双城”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北仑区教育局出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将“三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服务企业,完善教育配套服务体系 “企业有需求,教育局全力帮办服务。”北仑区教育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双城”发展战略和“三个北仑”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和企业,加强青年子女入学保障。确保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非北仑户籍青年子女从起始年级起均可享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全方位打造对青年友好、国际化开放的教育配套体系。为有需求接受国际教育的青年子女,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一系列教育教学配套服务。 落实《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确保博平小学等4所学校基建项目建成投用,小浃江小学新建等5项工程按时间节点推进,启动小山幼儿园新建等8个改扩建项目。 保障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公办学校和国际合作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与中国教科院、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等院所合作,提升学校品质建设。 同时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工匠学堂”育人模式,让职业技能教育更好地服务企业。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优秀高技能人才。 服务群众,推进教育惠民工程 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北仑教育的“总引擎”。北仑区教育局深入推进“六争攻坚”“两整两提”“立功竞赛”等专项行动。按照“六个一”要求,深入联系结对社(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帮助协调并做好问题沟通、反馈,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推进网上统一受理平台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升浙江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的数量和质量。完善信访接待制度,设立咨询投诉热线(0574—89383999)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从严落实“减负三十条”,实行民办教育存量单位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夯实校外培训机构多部门联合整治效果。推进综合执法,探索建立一支民办培训教育机构巡查队伍,规范民办教育培训市场。 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成立家长成长学院,做好相应课程建设,组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团。扩大义务教育段“四点钟学校”招生面,改进“托管”现状,逐步向社团建设、个性发展、特长生培养等方向转变。有计划推进学校“风雨走廊”建设,确保家长接送孩子放心、安心、暖心。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按时间节点做到“应助尽助”,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继续实施中职学生免费入学、成人双证制培训补助等政策。加强学前教育辖区化管理,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和等级幼儿园覆盖率。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新一轮提升计划,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聘请片区心理辅导顾问。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建设一批区级劳动实践基地。继续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办好特殊教育学前班、职高班。 服务基层,促进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区教育局前移工作重点,将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基层学校,服务好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 区教育局机关实行基层“最多汇报一次”改革,简化办事手续,充分运用钉钉、掌上办公系统等,明确职责,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让基层学校办事、汇报工作最多跑一次或实现跑零次。 出台《关于关爱人民教师的若干措施》,完善教师发展激励基金,缓解教师职称评聘紧张状态,建立教师心理干预机制,切实为教师“减负”“减压”,积极营造和谐共事的氛围,促进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建立进校园检查考核清单和报批制度,切实减少教育系统内部不必要的检查评比。 大力宣传好校长、好教师,提升北仑教育的美誉度和教师队伍的精气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