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记者在宁波中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正在规划中药饮片车间,车间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未来,将成为宁波中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今年8月底,宁波中药衢州工厂也将投产,占地40多亩,主要从事植物提取物、固体饮料、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而在今年底,宁波中药生产的自主品牌牙膏也将面世。“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升级,现在看来,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功能性食品、日化品将成为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四大板块。”宁波中药董事长方明说,公司成立9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监测的“246”万千亿级产业中,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文化用品、绿色石化、时尚纺织服装、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5%、38.1%、21.0%、20.4%、20.1%、7.5%,增速均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相关产业增加值全市增速,北仑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区效应逐渐显现。 5月10日,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召开。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会上发出了加速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动员令。北仑在第一时间提出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区。 这既有来自产业基础的自信,也是区委区政府勇挑重担、担当龙头的历史使命感。随后,北仑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增强产业实力作为发力点,进一步倍增北仑工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号角吹响,整装出发。5月17日下午,北仑“246”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对接会召开。中科院系统院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宁职院等高校院所50多位专家齐聚北仑,围绕助力“246”产业集群建设,解决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瓶颈难题,与北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苗子企业、科技初创企业等面对面交流。 会上,企业更积极与中科院牵手,借助“智库”抢占创新高地。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合作签约,将共建“北仑区新材料创新中心”;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将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宁波北仑微电子应用研究院合作开展“光幕控制器专用芯片研发”;北仑欣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将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展“高端模具耐磨防护关键技术研发”。 培育产业从来不是“独角戏”,企业也正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厚实家底。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2016—2018年连续3年产值平均增速超过40%,三年内新增投资总额约2亿元。线下,企业变频控制技术做到了行业领先;线上,连续3年“德业”品牌除湿机牢牢占据国内线上销量第一的位置。同时,企业还积极在新能源领域开拓市场,逆变器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不断扩大,2019年销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35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2亿元。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半年,全区将深入开展“三服务”,全力抓好稳增长,争抢优质项目,扩大产业投资,拓展发展空间,助力转型升级,全力促进“246”产业集群稳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