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紧张、生源爆表,是很多地区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 自“青年北仑”政策实施以来,北仑区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务工人员。为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入学,2019年,北仑区出台了“1分入学政策”。在原有的积分入学政策基础上,取消了“申请人夫妻双方持有浙江省居住证,已在北仑区办理居住登记,持证满一年以上”这一限制条件,将外地户籍人员积分申请最低分数线降低至1分,让刚到北仑生活工作的“新北仑人”子女也能顺利入学。当年,北仑超过6000名小学新入学生。
动足脑筋挖潜扩容
“挖潜扩容”,即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华山小学是北仑城区一所有20年历史的小学,近年来连续扩招,目前已扩增至32个班。“为了给学生们足够的教室,只能一年又一年腾挪教师办公室。”华山小学总务处长虞小军说。
记者在走访华山小学时看到,16个老师挤在一间由舞蹈房声控室改造而成的仅有4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英语组办公室,4个老师挤在12平方米的空间里,工位是定制的,长度仅1.3米;6名体育教师更是搬进了位于阶梯教室底部,房顶呈倾斜状,仅有一扇朝北窗户的体育器材室办公。
与教师逼仄办公区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教室的宽敞。虞小军告诉记者,学校所有的“扩容”都秉承着不缩减学生活动范围原则,占地超过50平米的音乐室、舞蹈房,以及创客教室一应俱全。
增加了300多名学生,运动场地不够,学校把主楼顶200多平方米的空间改建成了运动场。铺上草皮、装上球门,四周围起5米高的铁栅网,天气好时,每天有4—5个班级开展活动。
把老师的办公室腾挪出来增加学生的教室,华山小学并不是个例。淮河小学、长江小学等多家学校都在挖潜扩容上做足了文章。这样的一份“答卷”,让老师“委屈”一点,却给了更多孩子在北仑就学的机会,不算完美,却能解家长的燃眉之急。
新建学校力度超前
近日,作为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小浃江小学新建工程全面竣工,顺利交付,预计今年秋季开学投用。
位于滨江新城青墩地块的小浃江小学总投资约3.2亿元,总用地规模约56.3亩,建设规模为42班完全小学。学校投用后,对完善北仑小港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区域义务教育段基础设施条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仑类似的学校新建工程还有很多,阳光学校新建、泰河学校扩建、博平小学扩建、小港实验学校扩建等4个项目2019年9月全部顺利建成投用,小浃江学校新建、高塘学校新建、北仑外国语学校新建、大矸中心幼儿园改建、顾国和中学改建等5个项目今年9月也将投用,同时在稳步推进的项目还有小山幼儿园新建等。可以说,北仑对教育基础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我区还将继续增加扩招力度,让每一个青年北仑子女“有园上、有学上,上好园、上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