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阳光学校教师,市首届特殊教育“最美教师”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需要真情对真情,爱心换爱心,教育的真谛在于爱。”这是她一直坚守的教育箴言。2009年9月,她怀揣着特教梦想,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攻读研究生,转眼8年过去,她很庆幸自己仍能不忘初心,一直在特殊教育这片广阔的领域里默默耕耘……她就是北仑区阳光学校六年级班主任谢安梅老师。
不忘初心,坚守岗位
作为阳光学校的第一位研究生,学校领导给予她厚望。工作第一年,她就担任二年级的副班主任、个训教师,参与随班就读工作和课题研究等。繁杂的工作,偶尔会压得她喘不过气。不过,她坚持向前辈请教学习,积极争取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主动向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和同学求教专业难题,慢慢地,她已经能胜任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是她工作的第五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日的每天早上7点45分,她会准时守在教室,迎接班级10名学生的到来。他们是那么简单快乐,走进教室,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甜甜地问声“老师好!”她与学生们朝夕相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让他们变得勤快、自信、懂礼貌。五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明白,不管在学校什么工作岗位,承担着什么任务,只要坚守自己选择特教的初心,甘于奉献,就能把工作做好。
关爱学生,倾注真情
培智学校的孩子简单单纯,像婴孩般需要老师给予无私的关爱。虽然班上只有10名学生,但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情绪问题。班里的小然情绪反复无常,常常无理由地大吵大闹甚至打人。她不放过小然的任何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她,没过多久,小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学习、爱笑,即使偶尔发脾气,也能顺利地安抚好;浩浩在班里最聪明,学习最好,但是偶尔会攻击同学,甚至辱骂老师,她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为他制定了一套“奖惩制度”;小企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住在一处狭小的出租屋里。为了小企的身体着想,每天午餐时,她都会特意给小企多盛碗米饭,多拨点菜,并且常会买饼干、牛奶给他吃,还常叮嘱校医要时刻关注小企的健康问题。
她认为,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像一株株稚嫩的花苗,需要她倾注心血、日夜看护、精心培育,静候它们美丽绽放。
潜心钻研,提升自我
特殊教育的专业性非常强,学生的学情复杂,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工作5年来,她进行了很多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孜孜不倦的学习,让她收获了不少:2015年,她执笔的省级课题《智障学生生命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分获宁波教科规划课题一等奖和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一等奖;参与的课题《培智学校体育游戏开发与实践》获宁波市第四届中小学体育专项科研成果奖评比二等奖;2013年,所作论文《利用绘本对智障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发表在省级刊物《绥化学院学报》;制作的课例《背上小书包》获宁波市课例整合特教组一等奖;还有两篇文章在宁波特教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数篇文章发表在《北仑教育科学》。
学科教学方面,她在2016年宁波市特殊教育培智学科教研组活动中,向来自全国的近200位同仁展示了生活数学课《认识3》;2013年度获得区信息通讯报道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获得北仑区“最美教师”提名奖;2017年获评宁波市首届特殊教育“最美教师”。
在特殊教育这条道路上,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坚持用爱与专业教育每一位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