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灯下静心等待着居民们来扔垃圾,一户户走访送去垃圾袋,解答垃圾分类疑问,源头精细化分拣……近2个月以来,里仁花园小区里的志愿者们、安保人员、小朋友们纷纷加入到垃圾分类“战役”中。如今,里仁花园三期居民们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加强,垃圾分类也做得越来越好。
志愿者:星火燎原
“这几天我家垃圾分类都做得很好,你放心。”最近,里仁花园三期志愿者徐淡琴阿姨出门经常会遇到小区居民这样和她打招呼,内心很是满心欢喜。
徐阿姨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里最早的一批。今年7月开始,她和其他热心居民一起加入了“星火燎原”微信群,并分成几个小分队,走访入户分发垃圾袋,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督导垃圾分类细节。有的居民家一次上门不成就多次上门,最终三期的700多户居民,只有1户人家没能走访成功。
做垃圾分类志愿者以来,让徐阿姨很感动的不仅是居民们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星火燎原”的微信群已经发展到好几百人并且分成了3个群,志愿者团队越来越壮大,众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安保人员:全新认识
每天清晨,里仁花园的安保人员都会轮班在小区的19个垃圾堆放点进行现场检查,防止垃圾车混装垃圾。每天晚上的6点到8点,他们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在各站点等候居民们来扔垃圾,以便现场了解各家垃圾的处理情况。在里仁花园,安保人员除了日常的安保工作,垃圾分类督导也是他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这是造福后代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坚持做好!”来自河南的李东锋自做起垃圾分类督导以来,对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没想到我们安保人员的工作领域也可以很宽泛,以前没接触过垃圾分类,这块的知识了解的很少,经过培训我的知识面广了。宁波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比较早,做得也很好,也许哪天我去别的地方还做安保工作,这也是不错的工作经验。”
为了让小区安保人员能更好为居民们服务,该小区物业公司安排多位安保人员随同清晨的垃圾车前往大同新村、春晓等几处垃圾处理站现场观看垃圾处理。“没想到厨余垃圾是可以做成肥料的,而且,贝壳、纸巾之类的不能放在厨余垃圾袋里了。”李东锋说。
小朋友:人小能量大
“我知道大骨头是不能放在厨余垃圾袋里的,还有贝壳,学校里都讲过的。”岷山小学的葛同学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但是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可不少。他也是居民们熟悉的志愿者小助手,有时外婆要在垃圾点督导,他便站在外婆一旁帮助记录。“叔叔,您是几零几的住户?”“奶奶,你住几零几呢?”
葛同学告诉记者,他问好之后,会在表格上打钩,表示今天这家丢了垃圾。然后外婆和其他志愿者会打开垃圾进行检查,做得好的,他会在表格的优秀一栏打钩记录。记者还接触到长江中学一位14岁的里仁花园小居民邬同学,他也时常参与小区的垃圾分类活动。跟着年长的志愿者上门分发垃圾袋,在垃圾堆放点清单、记录。
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这样做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就能了解哪家做得好,哪家还需要再提升,有利于志愿者针对性上门服务。
玉兰社区一位社工告诉记者:“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也是顶重要的。自里仁花园三期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以来,近两百名学生参与了垃圾分类。他们或登门拜访、或现场督导,很多居民看到孩子们认真的样子,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也就不由地提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