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港新村内一片忙碌景象,老小区改造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近日,记者在小区内看到,部分单元楼的外墙外已搭建好了脚手架,几位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施工。 据了解,大港新村建于1995年,共有居民楼9栋,256户居民。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小区内基础设施已经明显老化,空中飞线、排污不畅、停车难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给居民营造更加舒适、便捷、优美的生活环境。去年,大港新村被列入新一轮老小区改造名单。本月初,该小区的各项改造全面启动。启动前,红梅社区针对大港新村是否实施老小区改造,征求广大居民意见,确保居民对改造的支持,“改造后,环境好了,住在这里更加幸福了,我们当然支持啦!”听到老小区将要改造,256户居民齐齐举手赞成。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今年,除了对屋面防水、外墙粉刷及涂料、增设楼道灯等常规动作的房屋维修外,大港新村项目实施内容还涉及更新屋面落水管、雨污水分流改造、增设建筑垃圾堆放处及分类垃圾桶设置点等,另还包括停车场、监控、道路整修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环境见缝插绿。 “老小区改造是关乎居民幸福的大事,必须全力以赴。”此次改造,今年60多岁的大港新村业委会主任郭国祥始终活跃在一线。项目启动前,他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楼内环境进行了反复检查。启动后,他也一刻没有停歇,在居民和施工方之间来回奔走。“小区刚建好的时候,我就入住了,可以说是亲眼看着它‘长大’的,这次能够见证小区完成华丽蜕变,真的很激动。” 在改造过程当中,大港新村追求的不只是颜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安全系数,消除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项目经理蒋施忠告诉记者,以往小区监控大多‘雾里看花’,看得清成了基本需求,“此次改造要加装高清数字化的监控,使小区单元楼门口、停车位附近等重点部位基本实现监控无死角覆盖。” 老小区改造不仅关系到小区居民利益,也关乎城区形象。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让政策红利惠及普通百姓家庭。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据区政府投资计划,今年新矸街道有6个老小区实施改造,分别是大港新村、北电小区、华山小区一期、杜鹃小区(隆顺欣园、桂香楼、天顺公寓)、长江花园、高凤新村,改造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就抓住了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牛鼻子’。希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能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新矸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