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耳朵为城市“站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0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05: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午夜时分,城市渐渐褪去了白天的繁华和喧嚣,昏黄的灯光下,只有零星路过的几个行人,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对史开熙和他的小伙伴们来说,静静的夜晚正是他们工作的最佳时机。
  一年365天,他们几乎全年无休,全区2608公里供水管网是他们行动的轨迹,水流过管道的声音是他们最熟悉的旋律。“听漏师”,一个对普通市民来说并不熟悉的职业,在保障居民供水安全、定点检查漏水方面,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昼伏夜出,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果说城市供水管网中流淌的是这座城市的血脉,那么听漏师无疑就是技艺高超的医生,通过专业的“听诊器”,可以用耳朵听出漏水管网的位置,精确定位“治疗”。
  在进入“听漏师”这一行业前,1990年出生的史开熙干过不少工作,在船厂上过班,也做过机械维修。最终机缘巧合,入了这行。从“职场小菜鸟”到正式“独立上手”,他花了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
  “听漏师其实入门并不难,但难在把它做好。”平坦的马路上,看不到任何的标志来显示地下水管的埋设位置。“熟悉水管位置,了解管线走向,是新手听漏师的‘必修课’。”史开熙说,听漏师和别的工作还不一样,必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可以,白天声音太吵,干扰太多。
  每天晚上11点,史开熙带着听漏棒,准时出门,一般要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多。回去补个觉,下午再继续出门排查。一年多下来,经他的耳朵,已排查出了300多个漏点。
  如何隔着几寸甚至十几寸的水泥、泥土等探听到细微的漏水声?主要靠的就是一根听漏棒。它由特殊金属制成,长约1.5米、直径不到6毫米,贴近耳朵的一头,是一个类似莲蓬的塑料“听头”,直径约六七厘米。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常人手里,这不过就是一根普通的金属管而已,但到了听漏师手上,就变成了“医生的听诊器”。
  史开熙说,听漏师有一套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程序。要学好听漏的本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地多听、多走、多掀。“水管漏水,并不一定是通常我们听到的‘哧哧’声,漏水点在管道侧面、上方或是底部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他说,做这一行没有教材,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教学,只能凭毅力去听去感受去琢磨。
  入行头一年,每次施工队挖漏点,史开熙都会全程跟着看,一来是增加对管道铺设的了解,二来是检查自己听漏的效果,“一般误差在1米内算成功,超过就算听错了。”刚开始,因为经验不足,挖下去发现找偏了,心里也常常觉得不好受,当着施工队员的面,难免怀疑自己,但慢慢接触多了,他也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去年年底,史开熙接到任务,大矸综合市场外有根自来水管漏了,短短几个小时,就漏了100多吨。他拿上听漏棒,立刻赶去查看。“确实听到了漏水声,但是漏点一直无法确定。”和同行的几个听漏师研究了好一会儿,都找不到原因。当天晚上无功而返后,第二天一大早,史开熙又赶了过去。围绕管线铺设,他在市场内外又绕了好几圈,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一个雨水井附近的地方。施工队员挖开后发现,原来该管线漏的水直接沿着雨水井排水管道流走了,难怪漏了这么多水都找不到漏点。这也让史开熙意识到,干这行,更多时候得动脑筋。
  “真正漏点的声音是很细微的,有点像挤压发出的呲呲声。”史开熙说,只有拿捏好对声音的判断,才能完成对漏点的寻找。两年历练下来,史开熙听漏的准确率已能保持在90%以上。
  并不是每一个漏点都那么好找。如果无功而返,就相当于之前的努力都白费。“听漏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如果粗心大意,发现不了漏点,就会造成损失。”他说,有时候也需要给自己打气。
  “只要能找到漏点,一切都值得”
  长年累月地走街串巷,除了能听,听漏师还要掌握一个看家本领——能走。白天加晚上,平均每天至少要不停歇地走六七个小时,日行十几公里更是常事。有时候,碰到偏远村庄一些管线铺设比较“曲折”,还得“翻山越岭”。这两年,他也基本走遍了北仑的角角落落。史开熙笑着说,他原本挺宅的,但现在常年“雄踞”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前几名,连续走几小时都不带喘。
  听漏师的工作很枯燥,没人聊天,只有一个人不停地挪步、细听,再挪步、再细听……无数遍地重复。由于是室外工作,冬夏两季成了最难熬的时候。前几天天气比较热,在太阳下工作了几个小时,回去脖子后面就晒脱了皮。两年下来,史开熙也早已晒出了一身“古铜色”。
  进入这一行业前,史开熙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戴着耳机打游戏、听歌、看电影。但现在,为了保护耳朵,他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耳机。
  听的时间久了,现在他也开始有点“职业病”。“别的声音还好,对流水的声音特别敏感。”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逛街,突然听到了一阵水声,像中了魔似的,撇下朋友就去找,结果发现是一家店门外的下水管道在流,惹得大家啼笑皆非。原来不知不觉中,听漏早已渗入了他的生活。
  做听漏工作,很多时候工作没有规律。有好多个夜晚,刚刚回到家睡下,被窝还没躺热,一个电话过来,“某某地方管道爆管,需要马上漏点定位”,就要立刻赶过去。长时间的夜班加徒步,也曾让史开熙有过挣扎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对这一行的热爱让他坚持下来,“有时候一天听下来,耳朵里一阵嗡嗡的耳鸣声,累得感觉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但只要能找到漏点,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者手记
  听漏师的工作看着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目前,北仑供水分公司已组建起一支7个人的听漏师队伍,并在白峰建立了听漏师训练基地。为了应对复杂的工作需要,这几年,供水分公司还陆续购置了听漏仪、勘探仪等先进的听漏设备,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听漏成效。
  这支队伍中,既有像史开熙一样的年轻人,也有奋战了好多年的“老前辈”,因着对这行的热爱,他们昼伏夜出,默默坚守在供水安全第一线,用自己的耳朵为城市“站岗”,为城市水管“号脉”。
  据不完全统计,经这些听漏师的“双耳”,平均每年可排查漏点超1500个,为北仑这座城市节约用水超700万方。他们是这座城市最普通的供水人,也是值得我们尊敬与感谢的城市用水“保卫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8-28 03:49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