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新矸街道“追梦新征程 社工在行动”社工成长论坛在党群服务中心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垃圾分类之我见”,来自各社区的26位一线社工上台分享,共谈社区工作中垃圾分类的点滴。街道党工委委员楼维娜、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胡亚佩、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邵海芬、物业管理站站长张赛琴、社区科负责人王月铭共同参加。 凌霄社区社工甘霖从事社区工作不久,刚刚完成了由一位居民到一位社工的转变,她分享道“凌霄社区微信建立了在职党员益行群和凌霄党员e家2个党员群,分别为在职党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和支部党员志愿者提供垃圾分类督导公益活动”,每周二、周三晚上,他们都穿着红色志愿马甲,在各小区内打开垃圾检查垃圾桶内分类情况,进行二次分拣。由党员带头志愿活动,以发宣传单、礼物赠送、物业培训、视频传播、以一带多各种宣传方式,带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中。 “我们每年共产生将近10亿吨的垃圾,大部分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的重要一步”,来自向阳社区的社工张琴斐分享,社区常态化组织花样年花郡志愿者和“葫芦娃们”(志愿者小朋友)在周末上门随机拍照,评比垃圾分类情况,如遇分类做到位情况,则“分享有礼”,赠以厨余垃圾制作的绿色产品。葫芦娃一起上门的模式,熟人社会的正面效应就体现出来了,居民们的配合度大大增加,垃圾分类工作事半功倍。 大港社区作为全国首家不设居委会的纯工业型社区,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遇见了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工业三废”的清运成本高、管理存在盲点、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大港社区社工李婷婷分享了“‘公交化’站点式收运——‘三废’投放点——清运自主”、“‘快递式’站点收运——企业清运联盟——均衡成本清运上门”两种方式,来解决企业清运成本高的难题。另外,督促企业规范制度、落实责任、专业联动、奖惩同行、完善闭环式信息化监管平台、培养与灌输社会责任意识、借助多元化宣传方式,逐渐解决管理盲点与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定期举办“论坛”式的分享会,旨在加强各社区之间的交流,创造各位社工互享在各自工作中的见解和看法的机会,在社工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持续提升社工的能力,让各社区在互动中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