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晚上六点不到,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道路被一盏盏路灯点亮,海棠社区华恒公寓的楼道里,也被一盏盏崭新的感应灯照亮。原本昏暗的楼道沐浴在馨黄的灯光下,居民们回家的路亮起来了。 海棠社区华恒公寓是一个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差,楼道没有安装电灯。“晚上楼道里黑漆漆的,居民们上下楼非常不方便,也很不安全。”社区在职党员吴雄文同时担任华恒公寓的业委会主任,看着小区里各方面环境都越来越好,如何让小区居民们回家的“最后一米”也亮起来,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区里吹响了‘两整两提’的集结号,重点改善居住环境。借着这股东风,我想改变小区没有楼道灯的现状。”说干就干,为了确保效果,吴雄文先在自家门前的楼道上进行了实验,从网上购买了声光控感应灯,安装在楼道里。 之后的半个多月里,吴雄文不仅是享受“光明”,更是认真地记录下该款感应灯各方面的性能优劣。“我亲身体验过,这个感应灯在声光控方面非常灵敏。更要紧的是,用电非常省。我粗粗算了一下,按照一晚开灯60次计算,安装一个感应灯一年的电费还不到五块钱。而且亮度也不错,每个楼道每层只要装一盏就可以解决问题。” 有了第一手的“测评数据”,吴雄文在居民中推广楼道感应灯就更有底气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在小区的交流群中发布后,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代表、热心居民的支持。有了居民的支持,吴雄文干劲更足了。连着好几天,吴雄文利用休息时间,在各个楼道里免费安装感应灯。 左邻右舍也不闲着,纷纷拿出手电筒帮吴师傅照明,还主动要求从自家电路上接线。“现在楼道装灯了,再也不用打着手电筒上楼梯,摸黑找钥匙了。”居民们都说,装个感应灯,不仅楼道环境好了,邻居们的关系也更亲密了,“有些没怎么说过话的邻居,一下子熟络了起来。” 无论是跑上跑下的孩子、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是忙碌了一整天的上班族,都因为这小小的一盏灯,感受到了家的温馨,邻里的温情。截至目前,吴雄文总共帮小区里安装了82个感应灯,为124户居民带去了光明。 “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新矸街道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对症下药,将“两整两提”落到实处,街道环境大变样。而在“大力量”的背后,还有许多吴雄文这样默默助力的“小力量”。他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潜移默化中吸引着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促进和谐,播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