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新矸街道三中心,举办了第二期“亲子手工课堂”培训班活动——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吸引了近20户亲子家庭参加。
本期培训班主要由新矸大路村老年协会会长贺志维指导大家制作蛋套、粽子挂件和香囊。贺奶奶除了平日里经常带着妇女姐妹们做编织,自己本人还去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深造”过,有着一手刺绣的好本领。尚未开课,她的代表作--虎头鞋和小老虎便已经征服了许多家长和小朋友。
授课开始了,贺奶奶首先分享的是与茶叶蛋最配的搭档--蛋套。
应景于五月将至的立夏,这个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挂着长辈编织的蛋套,带上自家最结实的茶叶蛋,去学校拼蛋,是那天顶受欢迎的活动。而这一次,他们可以挂着自己或亲手或参与制作的蛋套去学校分享、玩耍,岂不是一件更让人骄傲的事儿。
一个好看的蛋套可以瞬间拉高茶叶蛋的颜值,贺奶奶用一股股各色丝线细细编成一个简单精美的蛋套,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双巧手。随着贺奶奶的耐心教授,在座的亲子家庭也按耐不住试一试的心。孩子对于亲手做蛋套这件事格外感兴趣,抢着给家长打下手,在一番配合下蛋套终于做了出来,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洋溢着期待的微笑。
立夏过后,端午佳节也就接踵而至了,软糯可口的粽子总能勾起食欲。贺奶奶教大家用纸条和彩带来做粽子挂件。好多家长在折纸的时候就遇到难题,好不容易折成了粽子的形状,到缠彩带的时候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纷纷围着贺奶奶求教。这场面也是一派火热。
香囊也是极具端午特色的传统手工物件,将两片爱心形状的红色布片缝在一起,然后塞入香料和棉花,最后添上可爱的小流苏。本以为女孩子会更喜针线活,没想到来上课的男孩子缝起来,也有着一本正经的可爱,可见心灵手巧这个词男女通用。
在热闹非凡的课堂中,还诞生了本堂手工课的小小“课代表”--和子洋小朋友。他热心地参与了课前的材料分配,在爸爸有事情离开的情况下,上课依旧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将小挂件儿做得有模有样。课程结束后,还与百灵鸟的工作人员相约下节课见,让贺奶奶和志愿者们内心一暖。最后,本期亲子手工课堂在大家兴奋、满足的笑声中圆满结束。
根据安排,新矸街道“亲子手工课堂”每月都将邀请民间手工达人、学校手工老师等前来指导教学,课程还有创意DIY变废为宝、新矸剪纸等各色主题。通过亲子手工课堂的开设,为孩子们提供与家长互动的平台,不断完善亲子教育,使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本次课堂,不仅传承与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还使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学习的趣味,使其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并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形成受助与助人的良性循环,最终成为建设和谐美丽社区的一份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