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笑声让我想起 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一个角落 静静为我开着 她们都老了吗 她们在哪里呀 她们已经 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人生如花,花开花谢 不灭的是飞翔其上的精神
如泣如诉,且思且行 在这个春天纪念那些志愿芳华
林晓亚
80后党员志愿者林晓亚,这位活跃在北仑各大论坛的公益达人,在2018年3月9日下午因罹患癌症过世。如花般的灿烂生命,永远定格在37岁。 在红领之家累计志愿服务651个小时,在北仑红十字会累计服务1200个小时……奉献路上,林晓亚从未停下脚步,先后荣获市级、区级优秀义工,北仑区十佳志愿者,北仑区“十大环保公益人”等荣誉称号。
浏览林晓亚的朋友圈,里面细细记录着她每一次志愿足迹。几乎每一条,都收到网友3位数的留言,最多的一条有600个“赞”。
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在北仑当地公益圈内引发震动,更在网络上掀起了无尽的哀思。
一心装着公益 志愿服务从不缺席
“许久没包手艺生疏啦。希望大家在过除夕、吃年夜饭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很多执勤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医护工作者、环卫工人以及一大批默默在基层一线的劳动者,我们的美好生活,有他们在默默守护。”这是林晓亚在朋友圈发的最后一条志愿活动消息。 当天,正值除夕,她参加红领之家“2018陪你过除夕”的志愿活动,为坚守一线的工作者包饺子。经过数月的化疗,她的身体略有好转,但仍非常虚弱。她说:“只要有能力,我要坚持服务。”
林晓亚出生于1981年9月,是新矸街道大路村一名个体户。2012年6月,她加入红领之家。能歌善舞、阳光活泼、热情善良,是大家对她的共同印象,大家亲切地喊她“亚亚”。
短短5年时间,在红领之家,她完成了自己角色的三次跨越——从普普通通的个体经营户,到热心公益的共产党员,再到优秀党务工作者,成了北仑本土各大论坛里的公益“网红”。
去年7月,林晓亚被确诊癌症晚期,原发癌在鼻腔,当时医生判定她只剩3个月的生命。“亚亚在病床上握着我的手说,浩哥,我想赶快好起来,再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军浩回忆,当时,大家发动所有力量,联系上海的医生,尽全力让亚亚得到最好的治疗。
“亚亚是团队的文艺骨干,是红领之家的形象代言人,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话至此,陈军浩哽咽了。对他而言,林晓亚不仅是他10年相伴的同路人,更是默契十足的“铁三角”之一。 2005年,陈军浩、林晓亚和李甬江因女排志愿服务活动而结识,相近的理念,同样有奉献精神,三个人很快走到一起,成为北仑民间志愿团队“铁三角”。“我们做义卖义演活动,浩哥负责组织活动,亚亚负责节目安排,我负责推广筹款,三个人很默契。”北仑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李甬江沉痛地告诉笔者,今年是他们组队10周年,特地组了个微信群叫“春秋十年我们继续”,本想借此契机好好纪念一下,没想到,亚亚竟然先走一步。
护绿行动、清水活动、导医活动……每一次志愿活动,林晓亚从不缺席。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她始终冲在服务第一线,起到了一名党员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并带动着一批又一批志愿者。 微善传递大爱 默默付出让城市更有温度
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肯付出,是很多志愿者对林晓亚的共同评价。
每月第一周去敬老院看望老年人,是林晓亚多年来不变的习惯。她经常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让老人们沉浸在欢歌笑语中,忘却孤独和烦恼。“亚亚长得那么漂亮,又是文艺骨干,家境也不错,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她坚持不了,没想到,一做就是这么多年。”志愿者陈晓静说,亚亚特别孝顺,每次去敬老院做活动,给老人剪头发、剪指甲、洗脚,脏活累活从不拒绝。“亚亚常说,自己要做全敬老院老人的女儿。”
在大矸敬老院,很多老人已经记不清林晓亚的名字,却能一眼认出她的照片。有老人回忆:“这姑娘经常来敬老院,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每次来,她都会主动帮我泡脚,修剪脚指甲,帮我按摩,陪我聊天解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大海里的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汇集成流便可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在林晓亚的影响下,她丈夫也成了红领之家的一名志愿者,读初中的女儿则经常跟着做志愿活动,成为传爱的小天使。
一场场爱心服务,一幕幕温馨暖人的画面,林晓亚美丽的身影在港城中默默穿行。人们可能记不住她的名字,她却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核留在了每一个走过的地方。她常说:“爱心是互动的,要想别人关爱你,首先要学会关爱他人。做公益就是免费的!” 最美的亚亚走了 她留给人们温暖和感动
得知林晓亚离世的消息,万余名网友纷纷转发消息,发文哀悼纪念。志愿者徐静说:“烟花般绚烂之女子,她走了,却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看见了她的真、她的善、她的爱!”电台主持人菲儿说:“和晓亚合作过几次志愿者活动,台前的她能歌善舞、台下的她跑前跑后。她是能干亲和的志愿者形象代言人,拥有毫不做作的美。”
微小的善良汇聚成大爱的暖流,“凡人善举、从善如流”成为北仑城市风尚。不少像林晓亚一样的志愿者,每天用鲜活的事迹不断演绎和诠释着大爱的内涵,让文明的星火点亮、装扮、温暖整个城市。北仑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林晓亚始终冲在志愿服务第一线,重病还坚持参加志愿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社会担当,什么是志愿者无私的奉献精神。“她留给我们的美好形象和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感动,必定会激励我们继续前行,让北仑这座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有爱。” 她把最美的身影,留在了奉献的路上。
亚亚走了,又好似从未离开。
朱治平
用“行”诠释志愿精神,唯一能将他“点燃”的,就是志愿者活动。他生在安徽,工作在北仑,是50多万新北仑人中平凡的一名;他学历不高,生活贫苦,却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用在志愿者工作中;他年仅32岁,英年早逝,却在北仑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他叫朱治平,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青年志愿者。 朱治平,1982年10月出生,安徽池州人。2004年,他到宁波市北仑区务工,2006年成为该市注册志愿者。7年间,朱治平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2000多小时,无偿献血18000毫升,曾荣获“无偿献血国家金奖”、“宁波市优秀志愿者”、“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北仑区“志愿者之星”等称号。2014年1月25日凌晨,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年仅32岁。2014年3月31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追授朱治平“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除了工作,他唯一的爱好便是参加志愿者活动。
除了工作,朱治平唯一的爱好便是参加志愿者活动。在他的qq空间,几乎全是他参加活动的照片、感想,生前最后一条qq签名,是北仑“阳光早餐一元捐”助学贵州山区孩子的事情。
从2006年加入北仑志愿者协会开始,朱治平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00小时,累计献血近18000多毫升。敬老院服务、疾控宣传、环保志愿者服务、女排赛事……几乎每次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活动,都会看到他的身影。 朱治平奉献着并快乐着,同时,他也收获了不少荣誉。他是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北仑区优秀志愿者、北仑区志愿者之星,此外,他还被霞浦街道聘为融合性社会组织副会长,协助社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
这些肯定和荣誉让朱治平觉得自己被北仑这座城市所接纳,多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也让与他一起工作的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去年,为了孩子读书,他贷款在北仑买了房,打算扎根在这个他爱过、奉献过、奋斗过的城市。
旁人眼中的朱治平:不善言辞、憨厚踏实,是个热心人! 旁人眼中的朱治平,不善言辞、憨厚踏实,但每次志愿者活动,他总是最热心的那个。在敬老院,他给老人们剪脚趾甲、剪头发,像儿子一般服侍老人;女排大赛,他连续四五天泡在场地,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体育馆里要来来回回走十几趟;2010年人口普查期间,他所在的志愿者团队与玉兰社区结对,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傍晚才回家…… “既要经营早餐店,又要在社区工作,一有空便去参加志愿者活动,我们常常提醒他睡眠要保证,不能太辛苦。但他总是笑着说没事。”朱治平的同事们回忆起他生前的一幕幕,眼中噙满了泪花。
那些不幸逝去的青年志愿者, 成为了志愿之路上盛开的永生花 那些花儿 为我们捧出了整个春天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青春无问西东 岁月自成芳华
志愿服务 我们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