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是浙江省台资企业密集的区域,累计注册台资企业650余家,总投资70余亿美元,常驻台商台胞千余人。自2月28日《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措施”)出台后,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推动31条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助力台商台企向好发展。 同享发展机遇 积极吸引台资落地 措施出台后,我区围绕集成电路、汽车制造、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在台商中广泛宣传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机遇;北仑发展前景、投资利好政策以及“芯港小镇”平台等优势,成功吸引了一批台湾特色产业前来落户。目前,投资2000万美元的台湾弘硕科技半导体材料项目进展顺利,成为“芯港小镇”首批拿地入驻的企业。 “除了宣传以外,我们还着眼集成电路配套项目引进,在加快推进台湾龙营半导体项目落户上下足功夫,力争在芯片制造和芯片封装方面实现跃升。”区台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投资450万美元的台企宁波裕胜贸易有限公司注册备案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还将加快建设台塑关系企业苯酚扩建项目和PTA挖潜增效项目,推进敏实集团蓝圣智能装备焊接、注塑机器人项目按计划投产等,让台资项目在北仑各工业园区开花结果。 同等政策待遇 积极推进台企转型 据了解,在“惠台31条措施”中,有12条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19条措施涉及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 为积极引导台资企业上市、上网、上榜,推动参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我区开展了以“走百家台企、会百名台商、解百件难题”为主题的服务台企活动,组织了40名台商参与“中国制造2025”政策宣讲会和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研讨活动,并邀请中国自动化学会、中科院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和互动交流,并推荐3家台企进入宁波市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名单。 “除此之外,我们为宏盛户外、敏达机械等2家有上市意向的台企开展辅导交流;落实11家高新技术台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3家台企申报新一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指导9家台企申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和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协调2家台企参加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我区还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聘请6名常驻北仑台商作为涉台纠纷特邀调解员,帮助台资企业协调解决31项生产经营难题,为台企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同心联谊服务 积极推动两岸交流 为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在今年3月开展的“海外工程师”大会上,我区特邀请10名台湾专家前来参加;协调宁职院聘用7名台湾教员,台湾辅仁大学国际班35名学员走进企业考察调研;同时为推动青年台商与本地青年企业家交流协作,还积极协助台资企业协会换届选举,并组织多次台商技能培训和联谊交流。我区还建立完善两岸婚姻家庭基本信息数据库,梳理70余户两岸婚姻家庭现实需求,把2名两岸婚姻家庭骨干纳入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协调解决26名子女入学入托事宜。此外,还组织4名村委会主任参加甬台基层村里长交流活动,组织30名台属参观宁波市首家企业“台胞台属之家”示范点,推进19所中小学与台湾学校结对共建,深化了“两岸一家亲”互动交流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