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纪实:破茧蝶变展芳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0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6: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漾漾芦水,漫漫花田,悠悠老街,古韵绵绵……田园花乡、古镇柴桥,正谱写着美丽新篇。最近,柴桥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了"省考",并获评省级样板。至此,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圆满告捷,列入省级考核的小港、戚家山、白峰、郭巨、柴桥、春晓等6个街道全部高质量完成验收目标,5个被评为省级示范街道,1个被评为市级示范街道,全区已连续两年获得考核优秀。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纽带。2016年11月24日,我省发布《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12月21日,北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正式启动,同步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25个部门、10个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行动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行动的专项办公室。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整治行动,早日实现“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北仑”,2017年1月10日,《北仑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整治工作全面铺开。以规划为龙头,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充分利用“四个平台”基层网络,一条街一条街地"整",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治",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次提升……

953天奋战,小镇蝶变新生,踏美而来。

抓住重点 提升全域形象

晚上7点,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柴桥万景山西路,芦江河畔,新建的滨江公园里,散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块地以前是闲置的,杂草丛生,还堆着不少垃圾,哪有人会来这边走啊!现在公园建好了,吃完饭在江边走走多舒服……”住在附近芦江小区的吴先生感慨道。

2018年开始,柴桥街道投入资金打造芦江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在河岸种植芦苇、蒿草,沿河打造生态景观带,形成了芦江河上游5公里亲水岸道、盟光路沿河千米生态景观长廊,呈现出“芦苇萋萋吹晓风,画船漂在雨声中”的优美景致。今年,该街道又将菜场北边闲置地块改造成了约8400平方的滨江公园,让周边老百姓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项目,是小城镇整治的重要抓手。在实地踏勘、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区科学编排整治项目库,三年共排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政府投资项目)150个,总投资约8.95亿元。其中,春晓街道27个、白峰街道20个、戚家山街道38个、小港街道24个、郭巨街道20个、柴桥街道21个。

高河塘片区环境提升工程是小港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项目,包括道路拓宽、立面清理、绿化提升、停车场新建及改造、广场改造、店招改造、公厕改造、菜场整治等内容。

“大手术”必然带来大改变,高河塘社区江城世家居民李阿姨看在眼里,乐在心底:“环境真的好太多了,小区里、广场上、菜场外都是清清爽爽的,沿街的店铺都换上了统一的招牌,整整齐齐,看着就赏心悦目,广场上还新建了一个文化长廊,平时可以在这里坐着聊聊天,连公厕也都弄得干干净净的……”

“硬件”要升级,“软件”也需更新。小港街道在推进整治项目的同时,全力打造绿化精品工程,对小浃江路、渡口路、季景路、骆霞线等8条道路实施绿化景观提升,新增绿化面积3.9万平方米,新增景观树1.5万余株;加大城乡绿道、休闲绿地建设,新增绿道、绿地7.9万平方米。

突破难点 扫平城镇乱象

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现象是“集镇通病”,也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

白峰街道辖区内多是老建筑,“线乱拉”现象比较普遍,“空中蜘蛛网”随处可见,既影响乡镇容貌,也存在安全隐患。放眼能看到清水绿地,抬头能望见白云蓝天,美丽乡村总该是这般模样。若蓝天被乱线“撕碎”,乡村又从何美丽?因此,“线乱拉”治理是白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在供电部门和弱电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下,白峰探索出“四箱合一”“四线合一”“共杆共箱”的“共享模式”,即将四条线路、四根电线杆整合成一根电杆、一根综合线,并做到箱体大小统一、安装高度统一、余线位置统一、入户架空路由统一。该模式有效解决了“空中蜘蛛网”乱象,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利用这个模式,白峰完成了辖区内329国道、进港公路白峰段、老白中线两侧及安泰路等沿线近78.4公里的杆线整治,拔除了329国道、进港路、强峰路等沿线废旧电线杆410根,完成安泰路、枫江路等线路“上改下”4.2公里,完成入户线整治1700余户。

蓝天,你好,见尔甚欢。

如今,走在白峰街头,道路两侧除了路灯杆,原先的电线杆、通信杆都不见了,所有的通信线路,包括强电线路都已完成“上改下”,其中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弱电线路都统一整合到一个综合线箱里,整洁又美观。

戚家山街道直街,北起东海路,南至渡头社区文化广场,全长约800米,铺面林立,历史悠久,一度是当地商贸中心。随着北仑城市中心的转移,直街慢慢变得冷清。此路虽不长,却丛生乱象。灰暗陈旧,狭窄拥堵,设施落后,路面破损,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现场随处可见。

眼看周边道路、小区一个接一个换上了新颜,每天都要在直街上来来回回好几趟的居民乐阿姨,有些“意难平”:“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这里啊?”

2018年3月,备受居民期待的直街街景综合提升工程全面启动,进行路面平整、绿化提升、照明修复、破旧违章店招及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

完成“变身”的直街,成了乐阿姨的“心头喜”,每每碰到住在别处的朋友,就会称道一番:“你可以来看看呀,现在这个路,已经完全不一样啦,墙都是新的,路都铺平了,清爽整洁又畅通……”

因地制宜 塑造独特魅力

和乐阿姨一样欢喜的还有住在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的余大伯。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和几个老友一起到蛟山公园散步,总会走过义成碶,在江心岛上转悠转悠。

江心岛曾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临时办公地。说起它的过往,余大伯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岛上都是违章搭建,还有养鸡养猪的,污水横流,说是公园,根本就没什么人进来。”

流水潺潺,草木葱葱,整治后的蛟山公园脱胎换骨,生机焕发。江心岛上的违章建筑和老旧房屋都拆了,另一侧的蛟山阁也粉饰一新。新建的北仑开发开放纪念馆,红白相间的外墙,颇具设计感的外形,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目前也是街道乃至全区重要的主题教育阵地。

戚家山是北仑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历史上,戚家山子弟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至今还留下金鸡山总指挥台,戚家山营垒,抗英、抗法、抗日炮台等历史遗迹;近代,涌现出了以李敏、沈焕、李也亭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学者、实业家,李家已成为一个文化地标……因此戚家山街道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尤其注重对辖区内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建起了开发开放纪念馆,保护性挖掘4个炮台并建设了遗址公园,还对戚家山李氏家族纪念馆进行了整修。

将这些资源串点成线,街道还推出了四条主题教育红色路线,展现红色文化的同时,为小城镇注入“灵魂”元素、塑造“内在”魅力。

海上风来,心向往之。山海小镇——郭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秀美,环境整治与古城保护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密不可分。

郭巨街道对霓虹路、凤山路、老白洋线湾里段等7条道路进行全面提升,完成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古宅古井保护修缮、沿街立面粉刷、陈列馆修缮,打造特色弄堂文化和非遗文化,使老城区刷新颜值的同时重现古朴之美。

另外,该街道以紫薇岙片区为核心,辐射大岭下、福民、尖岭岙等6个行政村,实施紫薇岙亲水步道、大岭下村庄水环境、紫薇大道、大岭下村道及立面改造、沿海中线立面提升等工程22项,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山海郭巨”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

柴桥有“中国杜鹃花之乡”的美誉,在整治中,街道抓点带面、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突出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线与精品特色小院,营造出“花在家中、家在花中、景在人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景象,以美丽庭院助推小城镇美丽“蝶变”。

全民参与 汇聚强大合力

从政府到百姓,从党员到群众,从志愿者到每一个北仑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势如破竹的全民大行动。

小港街道成立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红色风景线”临时党支部,同步设立综合协调、环境卫生等12个党小组,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党员固定主题党日相结合,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发动党员、志愿者6000余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60余次,清扫各类卫生死角500余处,清运垃圾120余车。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在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红联社区的带动下,无数志愿者自带工具清扫街巷,清理绿化带,劝导占道经营。

春晓街道开展“党旗红、集镇美”专项行动,将整治区域网格化,分别由47名党员干部认领包干,做到“横到边、竖到沿、无缝衔接、不留死角”。同时,组建以美环境、美家庭、美心灵的三美“巾帼文明美城岗”及河小二”青年突击队,定期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活动。

白峰街道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惠风党员义工、河小二青年突击队、红枫叶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开展“集镇美、党旗红、惠风行”“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40余次,引导群众争当“小城镇”排头兵、践行者、监督员,全面营造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背街小巷和村庄环境整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纠纷。柴桥街道“芦江大阿嫂”主动介入、热心调解,共化解纠纷130余起,为整治工作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戚家山街道则着力将辖区内占总人口80%以上的外来人口纳入到整治行动中,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四乡帮”志愿服务队队长、流动党员李清强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清扫垃圾、清理杂物,即将生产的妻子不生气不埋怨,十分支持他。新老戚家山人通过红马甲志愿服务站、锋领银行志愿平台、浃江清扫“微环保”等载体,积极投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形成了全民参与、全域铺开的良好氛围。

郭巨街道乡贤们积极反哺,献力整治工作。远近闻名的“牡丹花王”冯善根开放自家花园开设“花匠学堂”,免费指导辖区居民打造美丽庭院;侨胞孙卫民主动捐资100万元用于大涂塘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乡贤张惠芬主动捐赠兴巨路、校场路全线69盏路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8-30 02:19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