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仑三度捧获“大禹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9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07: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起波澜,惊动白鹭翩飞;云开过半,收获阳光能量。最近,一个好消息激荡在全区———北仑成功摘得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这是北仑继2014年度和2016年度获得“大禹鼎”后,第三次获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
北仑作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强区之一,既要经济发展稳扎稳打,又要生态环境舒适宜居,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命题。北仑不仅答好了这张“考卷”,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率先治———
因“河”制宜有良方
北仑共有大小河道636条,总长约635公里,1163个小微水体,水域面积1635万平方米。这里有岩泰水系、小浃江、芦江这样的主河道,也有呈“毛细血管”状分布的支河,还有为数众多的溪坑、池塘。可以说这是一个水体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家族”。
为了让“大家族”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悉心“看护”,我区超前谋划,于2011年启动“3个30亿”生态改造提升工程,其中包含实施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对大约110个村庄采取纳污和分散治理的模式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对320家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对全区7家单位实施生态提升改造。通过建设污水管网、清淤疏浚和水系沟通,从源头截污,提高水质标准。
此后,我区继续强化资金保障,形成治水资金街道与区级“三七分担”机制,今年更是将全区治水资金全部纳入区财政预算进行保障。
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建成城乡污水管网1580公里,拆除涉水违章建筑225万平方米,清除河道淤泥800多万立方米,治理河岸面源污染点5200多处。
通过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我区为大小河道建立了“病历卡”,实现对症下药。东泰河贯穿北仑主城区,两岸村庄集聚,以前,每天清晨都会有包装袋、厕纸等抛入河中。通过建立河道“病历卡”,保洁公司每天6点30分前安排人员打捞,10小时动态保洁,防止污染物扩散或下沉河底。现如今,东泰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北仑成为宁波市唯一跻身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的县(市、区),捧获省首届“大禹鼎”;2016年通过全省“清三河”达标复查,再度捧获“大禹鼎”;2014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2017年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相继在北仑召开,全省目光聚焦在北仑。
铁腕治———
黑臭“摘帽”水欢腾
“你看,现在河道多干净,每天经过这里心情都会开朗起来。”
让村民张师傅身心畅轻的河道就是流经霞西老街的霞西河。多年以前这是一条黑臭河,行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掩鼻皱眉,匆匆而过。2015年,区、街道两级对沿河商铺启动截污纳管工程,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物排放入河。
为彻底摘掉“黑臭”帽子,霞西河治理实行多管齐下。清淤疏浚后的河床就像换了一次血,干净了许多,水中还投放了微生物菌、种上了水生植物。为解决该河与上下游河道的水位高差问题,霞浦街道通过安装水动力装置,将主河道活水打入霞西河,促活水欢腾。
史奇锋是霞西河河长,看着黑臭河变身成为“清又美”,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这些天我巡河发现,往河道倾倒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水环境改善后,周边居民更加爱惜这个全新的环境。”
如果说整治工程的展开,是霞西河蜕变的重要基础,那么河长的检查和监督则是必不可少的支柱。从流经繁华城区的西泰河,到穿过农田平房的高墩河,北仑的大小河道都能找到河长制信息公示牌,并附有举报监督电话,市民一旦发现偷排漏排、电捕鱼等涉河违法违规行为,可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在纵深推进河长制的过程中,我区严格落实各级“一把手”负总责、各级河长负主责的治水督察考核机制,纪检监察工作实现对治水的全程监督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巡河机制,开通河长制信息平台、河长微信群等,并探索推行河段长、河面长,层层落实主体责任。
治污过后便待提升,北仑走上了“水陆空”立体治理的科技治水之路。水中,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类、装设曝气机,增加河水含氧量,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岸上,严格执行“四无二查报”制度,实行河道分级、分时动态保洁;空中,引入无人机,不定时对河面卫生死角进行空中“侦察”,实现治水无盲区。
全民护———
齐抓共管迎美景
水利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在北仑,已经形成了“政府机构全面管、党员干部深度管、百姓群众积极管”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2012年1月,我区积极探索河长制与专业部门有机融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河道管理处,主要负责河道综合协调管理。同时,10个街道均成立河道管理所,构建起区、街道、村三级河道管理网络,将全区所有河道纳入到专职管理机构管控范围内,并将管理责任延伸至小微水体。
在“清水绕百村”“百名支书治百河”等系列专项行动中,基层党员干部纷纷投身到护水一线。村(社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到街道“五水共治”办公室或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部门协同,对水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在最近举行的北仑区“港城生态月”启动仪式上,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表彰区内“优秀环保志愿者”,登台领奖的志愿者只是志愿大军中的一小部分。在北仑,有18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活跃在治水护水一线,全区累计已有15万人次参与治水护水活动。在他们一次次弯腰、一次次打捞的身影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过路的行人、周边的居民,使“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治水护水,迎来青山绿水。一项项工作扎实推进,一个个举措逐步落地,北仑的水环境质量生态美丽指数和群众幸福获得感指数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逐渐照进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8-23 23:31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