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新矸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执法队员带着四色垃圾桶走进高塘社区假日学校和凌霄社区假日学校,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 执法队员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因为垃圾不合理处置所产生的后果,生动直观地让孩子们感受到随意投放垃圾的危害。 随后,队员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四类垃圾的分类方法,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例,比如喝完汤以后,应该先把水分倒入水槽,把里面的残渣倒入厨余垃圾桶。同时,执法队员以问答的形式和孩子们互动。 在游戏环节,孩子们把贴着“玻璃瓶”“鸡蛋壳”等标签的小球准确地投进了相对应的垃圾桶,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为强化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街道各社区假日学校将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添加到了今年的课程计划,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课,掀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热潮。 “爷爷奶奶,你们好!我们是垃圾分类宣传员,这是垃圾分类小册子……”海棠社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在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北电、新艳等小区,挨家挨户分发宣传册、环保削皮器、围裙等垃圾分类相关产品,指导居民区别四类垃圾并正确投放。 雪莲社区假日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争做美丽北仑人”绘画活动。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和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发挥想象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紫荆社区假日学校举行了“给我红色 还你绿色”有害垃圾换绿植活动。一盆盆绿意盎然的多肉在台上依序摆放,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绿色的风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研究着每一盆绿植,挑选自己喜欢的。随后,他们依序将手机电池、过期药品、废旧灯泡等有害垃圾投入红色的有害垃圾回收桶内,换取自己心仪的植物。 据介绍,暑假期间,新矸街道17所社区假日学校共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各类宣讲、知识竞答、社会实践等活动共计50余场次,将垃圾分类的种子撒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由孩子带动整个家庭,培养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新矸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