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矸中队执法队员日常巡逻至昆仑山路北仑中医院门口时,看见一小摊贩在医院门口设摊经营,阻塞了交通,执法队员立即上前开展执法工作。 “您好,我们是新矸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队员,这里属于人行道路,不可以摆摊经营,请您将物品收走,否则我们将对您的物品进行暂扣处理!”队员表明了身份,试图说服当事人自行收走占道经营物品,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突然间,当事人情绪激动,口中吐出一连串不清晰的言语,并挥舞着手中的物品,不配合执法。执法队员发现他言语不太正常,举止行为也很奇怪,于是便向中医院门卫打听具体情况。经了解,该男子是附近村的村民,因年少时生病导致脑部存在缺陷,所以受不了刺激,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见此情形,队员决定换一种模式与当事人进行交流沟通:“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呢?”执法队员走上前,半蹲着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小伙子逐渐放松了警惕,与队员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唠起了家常,即便语句不是特别通顺,队员们还是获知了当事人的一些信息。原来,小伙子在附近居住,靠摆摊经营取得一些微薄的收入,因常受到他人歧视与欺骗,所以戒备心很强,于是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你看,你坐在这里摆摊经营,是不是把人行道占为己有?行人是不是不能通行了?”执法队员耐心地向他解释占道经营的危害,并一字一句地向他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小伙子脸红了起来,似乎知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笑着收起了经营的物品,但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备心理,他让执法队员先走,表示自己肯定信守诺言,绝不占道经营。队员们见状将执法车开到旁边角落,发现不一会儿小伙子就离去了。 城市管理者暖心式执法得到了好评。“放下架子,拉低姿态,残障人士也需要关爱,有时候强硬的执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暖心交流沟通才会让人放下心中的戒备。”一位围观群众说,“强硬并不能解决问题,像你们这样的方式谁听了心里都舒服,自然而然会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