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仑第一条公路宁穿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0

活动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1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06: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宁穿路,四十岁以上的宁波人都知道,顾名思义它是一条从宁波东站到柴桥穿山的公路。虽说现在只是329国道其中的一段,但是它曾是北仑区境内第一条公路,也是20世纪80年代前北仑唯一通向宁波市、连通全国的公路。

从1933年开建,到如今已历87年,这条道路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探索、屈辱、坚持、奋斗和腾飞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共同见识一下宁穿路的前世今生。

未修公路前 宁波到柴桥交通不便

北仑在建区前,属于镇海县的东南部,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末修公路之前,太白山余脉连绵的灵峰山体把整个北仑区由西南向东北分隔成了岭里和岭外。所说岭里头就是育王岭里现在的大矸街道、新矸街道、霞浦街道等,岭外就是小港街道以外的地域。过去岭里头人出行到岭外都需要翻山越岭,而且道路狭小,蜿蜒崎岖,交通非常不便。去镇海县城要走官道孔墅岭,古道布阵岭或走牛轧岭、青峙岭、沙蟹岭。而去宁波城里则要西出育王岭。因为陆路交通不便,出行大多还是坐船走水路。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可以形象地说明:

趁(乘)霞浦航船赴甬

大地尽头芦浦西,芦江水冷客来迟;

螺声三遍辞桥埠,坝索再系过大矸。

黄龙空望清渠阁,杨洛不觅河头铺;

日中登岭步何急,半程易舟官城边。

过去,霞浦是柴桥芦江至璎珞河航线上的重要集镇之一。在汽车未通前,它与宁波之间的交通基本都靠航船,两地相距有80余里,航船一路只能到育王岭下的璎珞村,中间为大山所隔,必须上船踱步翻越育王岭,然后再改乘宝幢航船至宁波。

在诗中,写了当时坐航船的情景。霞浦航船以吹海螺为号,在清晨四时许就开始吹第一遍,一小时后吹第二遍,第三遍螺声响起,船就离大桥头航埠起航。中间还要过两道泥坝。第一道,在泥堰;第二道在大矸的坝头。过坝时用绳索系住船身后部,由两部人力绞车从坝顶两边绞动牵引,石坝坡面过船底处铺以湿土制成滑道,推动绞车,船便沿滑道过坝。过了大矸头,再到璎珞村的杨洛河埠头上船,过育王岭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但这才只是到宁波路程的一半,可见当时宁波与柴桥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最初的修建 和《宁波防守计划》有关

查阅史料,发现宁穿路最初的修建,和民国时期的沿海防御计划有关。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部为掩饰其在满洲建立傀儡政权的行径,在上海悍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淞沪地区作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和南京的门户,既是日本一心要吞并中国的首要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对日战略防御核心之所在。这充分显示了日寇的狼子野心,中日必有一战成了当时的共识,同时也表明加强海防要塞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于是,已近废弛的江、海防要塞开始整备,作为整军备战、抵御日本入侵的重要举措。宁波作为浙东的重要港口,也是拱卫宁沪的南翼屏障,受到了高度重视。宁波以镇海要塞为核心的整备工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开展,这就是所谓的《宁波防守计划》,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发展国防交通,要修筑连接各海防要塞据点的公路。

1931年11月12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四次全体大会,首次将对日进行备战纳入议事日程。会议提出“一切建设,必以国防为中心”。国防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有自卫与应付之能力,海防与空防求其有阻止敌人侵扰之能力,陆军有应战之能力,人民有适应战时环境、服从国家法纪之知识与能力”。面对年久失修的海防工事,虽然认识到了加强要塞建设的重要意义,也看到了要塞存在的问题,但限于当时的财力,并未有实际举措,“要塞之设,所以巩固国防门户,吾国疆围广阔,海岸沿长,陆海要塞均有积极整顿之必要……除武汉要塞于民国十八、十九年两年经营建设外,其余各区皆系逊清旧有工程,装备俱嫌陈旧,欲图整顿,实然兹事体大,且关财力,应俟国防会议详密筹之”。

加强海防 多方筹资修公路

加强海防,交通先行,必得先修公路。宁波防守司令部成立后,加紧了对宁波各地公路建设的督促。

1933年3月2日,宁波防守司令部专门召开浙东鄞、镇、慈、余、象等五县公路会议,要求五县公路限于1934年6月完成。在各方的努力下,公路建设基本上按照上述计划要求完成。

1933年7月22日,宁波防守司令部曾拟定了《宁波区海防设备实施计划》。《实施计划》首先对《宁波防守计划》中所设想的六个敌军登陆点进行了筛选,指出其中三处最为危险,首要是甬江口两岸及如今位于戚家山街道的长跳嘴、老鼠山一带;其次为位于如今柴桥街道的穿山岭至沿亭湾一带;最后是如今属于慈溪伏龙山至镇海蟹浦一带。计划强调指出:“本区沿线辽阔,兵力不多,欲于沿海一带取纵横严密之配备,其势有所不能,惟能于前述三地区沿海各要点,构筑永久工事,以使敌难以上陆为要旨。”

根据这一判断,《实施计划》将防御工事分为主阵地、辅助阵地和预备阵地三种类型。这些计划从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德国军事顾问在当时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1940年“七一七”对日抗战时,日寇正是从老鼠山偷袭登陆的,1941年4月19日日寇是从穿山港西侧林大山前的茅礁偷袭登陆。

根据作战设想,宁穿公路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当时经费严重不足,于是鄞镇两县采取官商合作的办法,通过旅沪宁波同乡会发起成立宁穿长途汽车公司,筹措所需经费才使宁穿国防公路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宁穿路全长约42公里,于1932年10月破土动工,到1934年7月建成通车。

建成后设十九站 后为抗战不得不挖毁

宁穿路建成后,全线分设十九站。设特等站一座,为宁波总站,地址在江东后塘街包家道头杏阳桥。七里垫站、福明站、盛垫站、天童庄站、五乡碶站、宝幢站、育王站,这7个站点在鄞县境内;璎珞河站、前郑站、稻场王站、大浦站、清水站、陈华浦站、霞浦涨站、山门站、穿山站、江边站、柴桥站,这11个站在镇海境内。其中柴桥为甲等站,五乡碶站、宝幢站、大浦站、霞浦涨站为乙等站,其余都为丙等站。

宁穿路于1934年5开始试运行,7月12日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举行剪彩典礼后,各宾同赴柴桥,所乘三十二辆汽车宛如长蛇,迤逦里余,经过各站放爆竹欢迎,旁观者云集。十一时许,到达路之终点柴桥站。

宁穿公路修筑完成后,五长公路的修筑也排上了日程。该路段从宁穿路的中间站五乡碶至长跳嘴(今戚家山街道青峙),长三十余公里,其用意还是为了国防。在1936年为当时的宁波防守司令部主建。建成后由宁穿长途汽车公司承租通车,全路共设五站,该路由五乡碶车站至林唐十字路口上为试办营业线路(林唐十字路口以北系属要塞地带,车辆不得开入)。全路设五站,五乡碶、丁家山、东岗碶、长山桥、林唐,于1937年元旦起试行通车。

那是在1937年年初,一切都好像很美好,史称为民国黄金十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国力渐渐强大。宁穿路、五长路的通车极大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然而,狼子野心的日军大本营已经嗅到了国人养精蓄锐抵抗日寇的用心,于是迫不及待地在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战争一打响,事实上宁波的沿海战略防线并没有完全建成。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宁波毗邻上海,为了防止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凭借战舰运送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中国守军不得不把宁穿路、五长路等公路挖断毁坏。说起来全是泪,两条花巨资修筑的公路,仅仅使用了几年,为了抗战不得不挖毁。特别是五长路,可算是最短命的公路,也就一年左右寿命,直到今天也没有恢复,只是遗留在历史的记忆里,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留给北仑人民永远的伤痛。

抗战结束后的1947年5月,宁穿公司集资7亿元,修复宁穿公路的宁育段(宁波至育王),直到1949年解放也没有全线贯通。

修复宁穿路 支援解放舟山

宁波解放以后,国民党残部败退到舟山群岛,妄图负隅顽抗,对大陆实行海上封锁,同时派飞机经常轰炸大陆。为争取尽快解放舟山,由浙江省交通管理局配合宁波军分区指挥部组织军民抢修宁穿公路,以确保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运往前线,支援解放舟山。

宁穿公路全长约42公里。其中宁波至育王段21公里,是原有可通路段,但是桥梁失修,行车不甚安全;育王经大矸至穿山段约19公里,一直没有修复。1949年8月11日,由浙江省交通管理局局长朱人俊率工程人员经过实地勘察,并会同军方研究决定:先整修宁育段桥梁,要保证能够使用三个月;育王穿山段路基路面由民工填筑,并将公路延伸至新矸海边码头(就是后来的新大路)。8月19日,召集余姚、慈溪、镇海、鄞县四县第一批民工上路开工。

为了躲避白天国民党飞机的空袭,所以只能在夜间施工。“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带领民工的县长、区长、乡长等地方干部以身作则吃苦在先。民工们提出,要“苦干、多做”,劳动热情很高。其中鄞县民工第九中队146人连续3天通宵不睡,劳动期10天满后还继续再干5天。这在1950年1月15日《甬江日报》上就有报道:“8日这一天,将近2万人热烈投入抢修公路”。这样,新铺19公里路面、加固46座桥梁在当月底全部完工,宁波至穿山前沿的汽车畅通无阻。

宁穿公路修复以后,不但承担了解放军大量重武器的运输和大量军车的频繁往来,而且还保证了许多民用支前车辆的日夜奔驰。据记载,仅宁波市4家商营的长途汽车公司月平均支前出车就在500辆(次)以上,单从余姚、奉化经宁波运往镇海前线的军粮项就有6750吨。宁穿公路为支援解放舟山群岛的军事后勤物资供应保障作出了贡献。

直到改革开放前,北仑地域一直是东海海防前哨,因此国家在穿山半岛布置了许多军事基地。为方便运输,1955年建成穿山至白峰的国防公路七公里。1982年交通部把杭州到舟山沈家门的杭沈线公路编号为G329330206,简为329国道。其中北仑段为原宁穿路中育穿线与穿白线的连接,路基宽12米。路宽7-9米。1990年全线改建成水泥路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红领之家 ( 浙ICP备15016945号-1 )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1

GMT+8, 2025-9-7 16:27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