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矸街道玉兰社区里仁花园三期是我区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两年来,玉兰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居民群策群力,一门心思把垃圾分类做好。大家经常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垃圾分类心得,谁家有了小妙招,社区都会全力宣传,以便其他人将垃圾分类做得更加精细。 挂壁式垃圾桶减少弯腰频率 “你看,家里备一个挂壁式垃圾桶,垃圾分类做起来就更方便了。”一走进玉兰社区里仁花园徐阿姨家的厨房,记者就被她家的挂壁式垃圾桶吸引了。这只垃圾桶就挂在厨房柜门上,与阿姨的腰际线基本平齐。 徐阿姨介绍说:“每当烧饭、洗菜时,就把这个垃圾桶挂起来,择下的菜叶等厨余垃圾很轻松就能放进去,不需要弯腰。”原来,徐阿姨在做垃圾督导员时,时常要入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她发现有部分居民觉得弯腰进行垃圾分拣又麻烦又累,时不时会发些牢骚。徐阿姨回家后便和家人一起想办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在厨房做饭的很多是中老年人,频繁弯腰的确是个问题。”几天后,阿姨与家人在网上寻得这款挂壁式垃圾桶,经试用后发现十分得心应手。这可让她高兴坏了,赶紧在群里向他人推荐。随后,她还在文印店定制了一张厨余垃圾分类示意图贴在垃圾桶上,并将“装扮”好的一只垃圾桶放置在了玉兰社区服务中心大厅醒目的位置,与社区居民分享。谈起这张示意图,徐阿姨说:“年纪大了,怕分错了,有了这张图进行对照就更好了!” 沥水垃圾袋让厨余垃圾更干爽 在扔厨余垃圾时,很多人都会遇到袋子渗水的情况,湿漉漉的袋子弄脏地面和垃圾桶,不免让人闹心。居住在玉兰社区东海明园的金阿姨有自己的小窍门:自立式沥水袋。金阿姨说:“有了这个滤水袋,垃圾分类一点不麻烦。”记者看到金阿姨的沥水袋子四角撑开,刚好可以在水槽里稳稳立着,四周有许多孔。带着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沥干之后再放进垃圾袋,干净又卫生。金阿姨还强调:“这个袋子可以至少重复使用30次以上,而且是可降解塑料。” 据了解,这款沥水袋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金阿姨的丈夫经营一家模具厂,在找到这款沥水袋之前,她都是让丈夫将菜市场的降解购物袋打孔,当作沥水袋使用。后来,她发现了这款来自日本的沥水袋产品,而且设计更合理,性价比也高,就开始使用这款日本产品。”玉兰社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日本垃圾分类比我们起步早,所以他们的产品也很成熟。不过这不是必须的,没有这个产品我们也可以用‘土办法’,打孔的方式有很多,没有机械设备用手工打孔也不是难事,希望我的小妙招可以帮到大家。”金阿姨说。 智能手机“扫一扫”帮你区分垃圾类别 住在里仁花园的王师傅一直很节俭,但最近他特地将原来的老年机换成了智能手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垃圾分类。 王师傅介绍,有了智能手机就可以下载支付宝APP,打开首页扫一扫功能,点选AR模式,对准垃圾就能识别类型。在网速状态好的情况下,整个识别过程只需要几秒钟。 记者按照王师傅的指导“扫”了一只苹果,提示为厨余垃圾;“扫”了纸巾,提示为“干垃圾”;“扫”电视机,显示为“可回收物”,并提示可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王师傅不忘补充道:“很多居民不想分类是因为不会分,其实只要像我一样下个程序,一扫就知道怎么分了,很方便呀。我希望这个小窍门可以让更多的居民知晓。”
|